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600 锋芒毕露 (二合一)(第 1/4 页)

    沉忆辰很不喜欢清朝,原因在于它过于的愚昧落后,以至于阻碍了整个华夏文明进程的发展。

    但是有一点沉忆辰不得不承认,康熙年间颁布的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放在封建王朝里面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这方面的意义并不是清朝官方宣传的那样,什么老百姓永不加赋享受了多么大的优惠。事实上历朝历代普通民众压在身上的大山,一直不是官方明确的赋税,相反是各种增派的苛捐杂税。

    永不加赋只是把丁银数额给固定了下来,到了王朝末期该增加的各种苛捐杂税依旧能逼的家破人亡,但是这两项政策对于朝堂中枢却意义非凡,直接把税收提升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其实害怕的不是天灾人祸,藩镇割据,外忧内患。导致王朝末路的真正原因只有一点,那便是收不上税朝廷没钱了。

    只要朝廷中央有钱,这些问题都不是事,汉朝白登山之围刘邦差点没跟朱祁镇一样去匈奴留学,结果经历文景之治装了几十年孙子,说好点听是休养生息,说难听点就是攒钱猥琐发育,还不是在汉武帝期间翻盘。

    唐朝天子九逃,国都六陷,藩镇割据各地军阀打的脑浆四溢,换做其他朝代早他娘的就应该亡国了。结果却疯狂续命,自爆亡国前期还把诸如吐蕃、南诏、回纥等世敌给一波带走垫背。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在于大唐的财政收入重地江南地区,始终保持着良好掌控,并且还在中央维持着一支直属的“神策军”来威慑诸藩。

    直到黄巢起义把财政重地给打烂了,大唐没有了续命税收的来源,这才最终熬不下去了。

    税收才是一个王朝延续的根本,反过来说只有朝廷中枢有钱了,才能压制住地方豪情的土地兼并,给最底层的百姓苍生一个生存空间,两者算得上是相辅相成。

    沉忆辰知道这件事情很难,但他必须做下去!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听到沉忆辰的这个要求,胡濙瞪大眼睛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自古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也就是说这个国家有一半是属于士绅阶层的。

    历朝历代有谁向皇帝收过税吗?

    既然没有的话,那同为国家主人的士大夫阶层为何要当差纳粮?

    更重要的是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有朝一日跨越阶层成为人上人,现在居然要跟泥腿子一样当差纳粮,那读这么多年的书又有何用?

    太多的不理解浮现在胡濙的心头,他完全想不明白沉忆辰为何会冒出这种想法。要知道此子虽然喜好武事,但同样是身为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而且还是站在了顶尖的位置,这样做无异于自毁长城!

    “沉宫保,你没跟老夫说笑吧。”

    “大宗伯,晚辈怎会在这种事情上面说笑,大明立国七十余年,读书人早就不是太祖太宗时期的数量了。他们除了本身的优免限额,还有当地农户的各种“诡寄”、“飞洒”、“包纳”,很多县镇连一半符合纳税的良田都没有。”

    “长久以往下来,历朝历代三百年轮回的宿命将在大明身上重现,甚至到不了三百年!”

    明朝其实在官方层面,对于读书人并没有那么高的优免额度,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朝中有人好办事后,慢慢就会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哪怕没有超额不交,地方官很多不过区区七品县令,哪敢去向当地士绅征税?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沉溺 希腊神话 小老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重生之民国元帅 办公室潜规则 红警军团在废土 大汉帝国风云录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