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五章 钟化民救灾(第 1/2 页)

    钟化民一行七人轻骑快马的赶赴到了河南灾区,而朱常洛这边让人押送的粮食则还在路上日夜兼程的朝着灾区而去。

    与此同时,万历皇帝深感灾区之严重,他也号召了在京大臣和内宫妃嫔们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百姓。

    在这次号召之中,两宫太后捐款了三万两银子,皇后捐了八千两银子,恭妃在朱常洛的资助下也捐了五千两的银子,还有幽居深宫多时的郑贵妃这时候也一咬牙捐出了五千两银子,其他嫔妃亦有所捐赠。

    万历皇帝看到后宫妃嫔们这么支持给力,都纷纷的把自己的体己银子捐出抗灾,万历皇帝非常感动。尤其是他看到郑贵妃也拿出了五千两银子的时候,他心里更是感叹:“梦境还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儿啊。”

    在宫外的大臣们,申时行也带头捐献了自己的俸禄,有了内阁做榜样以后,在京官员或多或少的都捐献了自己的微薄俸禄,表示自己愿意和皇帝陛下共克时艰。

    可是,这些俸禄能有多少银子呢?众所众知,有明一代,官员们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所以,京官们捐出来的银子,万历皇帝也提不起兴趣,但是为了表率天下,安定人心,万历皇帝还是要下诏勉励了在京官员们的拳拳爱国之心。

    有了这些钱后,万历皇帝又从自己的内帑去调拨出若干银子交给了户部,由户部统一调派这些银子到河南灾区帮助钟化民救灾。

    钟化民虽然职级不高,但是身为外派御史,他肩负钦差皇命在身,一到河南地区,就算是河南布政使也要对着钟化民行下官之礼。这时候的钟化民也自然而然的成为河南地区的最高官员,同时也是整个河南地区救灾的总指挥。

    钟化民到了河南以后,他并没有着急的召集河南的官员坐在一起开会商议,而是带着自己带来的六位干吏,身穿素服,深入到了灾区一线,昼夜寝食鞍马之间,可谓是风餐露宿,衣不解带的深入一线了解灾区百姓们面临的苦难。

    当他看清楚河南灾区的真实情况以后,钟化民盘点了一下手上能调动的粮食情况后,在钱粮有限的情况下,钟化民制定了耗损最低,受益面最广的应急措施。他准备开设粥厂,此举能够直接解决河南灾民的温饱问题,保证他们的基本限度的生命安全。

    钟化民设立的粥厂,规定每天施粥两次,每次给每位灾民大概两勺量的稀粥救命。为了防止个别灾民重复领取,钟化民还为每个前来的领粥的灾民登记造册,做成身份标牌,写明其籍贯,姓名和具体的领粥点。

    对于受灾较重地区的灾民,钟化民还要求粥厂设立的时间要足够持久,以保证灾民能够熬到麦熟之时;对于受灾相对较轻地区的灾民,钟化民在短暂地设立粥厂之后,便开始发钱赈救,希望他们能够尽早回到家乡,重建家园。在粥厂的选址上,钟化民针对各个地区的受灾程度和灾民的分布,提出“宁移官就民,勿劳民以就官”的观点,即:宁可让官吏辛苦些多跑跑腿,也要尽量减轻灾民的劳顿。

    在粥厂的管理人员的选择上,钟化民选的全都是从乡民中选出的“富而好义者”,也就是还有点良心,有点良知的乡绅地主们。为了激励他们的热情,钟化民还要要求各地州府隆重地向这些粥厂志愿者们颁发了聘书。这样的操作也保证了粥厂管理人员选拔的高标准,也加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钟化民的一系列施粥之举,在第一时间挽救了挣扎在垂死边缘的大批灾民。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1717新美洲帝国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不是吧君子也防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世子妃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