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同小异(第 2/2 页)
“一语中的。”严麾听小玉如此说,频频点头,“你倒是瞧得透彻。”
“大人也认为,其中一份是抄了另一份的?”小玉抱着手臂,眼睛再两份文章上扫来扫去,纠结道:“可这也不能说明到底是谁抄的谁的?”
严麾眉头挑动了几下,双眸发亮,赞叹道:“燕尾楼的菜肴不但味美,想来还有增智慧开窍的功效,今天你可算得上字字珠玑。又问到关键处了。”
“......”
严麾将手中剩下的一沓文章又推回了小玉面前,“你再仔细瞧瞧。趁着热乎气,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小玉瞧着桌上来来回回几趟的厚厚一沓文章,愁眉苦脸,道:“大人,合着今日哪里是宴请,分明是大理寺的考核日?”
小玉挑了挑眉,眼珠转了转,人又凑了过来,“大人,你说我今天字字珠玑,要不我再猜一条,若中了,你就免了这东西,行吗?”说罢,小玉将桌上那沓文章复又推了回去。
严麾瞧着小玉一脸为难的模样,倒是爽快应了,“那你说来,我听听。”
小玉背着手,学着那私塾里的老学究的模样,摇晃着脑袋,慢悠悠踱了几步,“我猜这一沓文章中,一部分是肖明杰平素所作。剩下的便是大同小异的两份史录中另一个人所做,大人想来已经从这些文章中瞧出谁才是那抄袭者了。”
严麾摸着面前酒杯,面上笑着但并不开口。
“大人,我猜中了没有,你倒是说句话呀。”
“中了。”严麾将桌上文章仔细挑拣,分作两份,又将那两份史录摆在上面,“这份史录正如我方才所说,的确是篇佳作。肖明杰荣升御前起居史后为陛下所著的史录,我反复研读了,文章算得上中上之作,他的文章文辞华丽,温润秀洁,用词婉约含蓄。不过......”
严麾抽出几份指给小玉瞧,“瞧瞧这几篇,他在文中引经据典,每每引用先人所言,只用别号和字,无一例外。大概是多年遣词用句形成的习惯。可反观这份呈交陛下的史录与他的习惯却是截然不同。这份史录大气豪迈,缜密典丽,忧国忧民之心可见于字里行间,与剩下这几篇文章风格一致,一个人的行风之风格和习惯一但形成,即便有所变化,也不会如此大相径庭。今日我与他谈论起来这篇史录,他似乎并不十分熟悉,这史录对他来说意义非比寻常,要是我恐怕要倒背如流,刻入骨血了。”
“那便是肖明杰抄了别人的文章。”
严麾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过,也不全然,原文中并没有水患部分,想来是他后加上的,极为详细真切,其中几段悲惨故事,倒像是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并非道听途说。所以我说这篇史录只有这部分可能是他所写。”
小玉满面狐疑“那这东西的正主到底是谁?”指了剩下的文章,“这一摞,大人又是从哪里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