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首提随军(第 3/4 页)
当晚,花滦连屋都没回,在院子里站了一夜,次日一早就回了部队……
眼下,花朝旧事重提,刘敏霞也内心复杂。
花朝心情也很复杂。
大哥应该不会有事吧?
大嫂这梦,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不行!
她得找个机会,给大哥所在的队上去一通电话。
两个满怀心事的女人各自吃完饭,又各自分开。刘敏霞带着小虎去睡觉,花朝打着呵欠去了晒谷场。她打算帮着搓玉米,却被老妈赶了回来。
这是花朝亲身参与并身体力行的第一个农忙。
连续好几天后,队里的玉米棒都收完了,剩下的活儿,则是砍玉米秸秆。砍开玉米秸秆后,套种的黄豆、黑豆、绿豆……才可以快速茁壮成长。而没有套种的土地,则补种红薯秧。
农忙农忙,就是这么年复一年,一茬接着一茬地忙。
花家也耗费了好几夜,轮流守夜,才将玉米粒都脱下来,白天继续晾晒,晚上挑着玉米粒回家存放。
总算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尽管有花朝给几个人补着,花开诚三人依然都瘦了一圈。
“今年的玉米产量真好。我看了下,咱们家大概能剩下不少。年底咱们家一定能吃上大猪肉!”
农村的玉米粒晒干后,真不算好吃。当然很有可能和当地的气候有直接关系。虽然人也吃,但是多数都用来喂养鸡鸭和猪。
听到今年是个丰收年,谭小红也很高兴。
“哪儿能都喂猪?你忘记了早年,咱们带着花滦和花睿,我还怀着花朝,分家那时,你我就分了一印子玉米,二十斤谷子。我把玉米磨成面,每顿饭加一锅水,调好玉米面用筷子挑进锅里。成坨状的给两个孩子,稀的你和我吃。就着各种荒瓜,芋头,大冬瓜,吃到我俩直冒酸水……”
谭小红说的印子,是一种器量工具,就是一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