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活捉野猪,竟集体自杀身亡了(第 2/4 页)
鱼是养不了。
所以,父子两只能另谋出路。
那便是开垦荒地。
最终,在俩人艰苦奋斗下。
十几亩的荒地,被两人一锄头一锄头给变成了能种植的“沃土”!
不过,当时用“沃土”这两个字来形容那片荒地,还为时过早。
因为在农村,人们将新开荒的地,叫“生茬地”。
生茬地,也就是指以前从来没有种植过粮食作物的荒地。
这些荒地,大多是在一些贫瘠的山坡或是河滩,土层浅,砂石较多。
而彭国富、彭山河父子俩承包的那片山林。
所能利用的平地,就只属于这种荒地范畴。
为了解决荒地初期,种植的玉米之类的农作物,能看上去不要“营养不良”,能看上去比起别人家的玉米棒子差不太多。
父子俩决定先在荒地上种植黄豆,以达到“养地”的目的。
而,种植黄豆的原因。
则是因为,不管开荒的地有多么的贫瘠,它都不耽误黄豆的生长。
再加上大豆根部生长着一些根瘤。
这些根瘤中的根瘤菌可以起到固化空气中的氮为氮肥的作用。
而彭国富,可是当年全国闹饥荒时期的过来人。
他自然知道种植黄豆后的生茬地,会在第二年变成肥茬地。
也就是说。
只要在开垦过的生茬地种植了黄豆。
那么第二年,在这片生茬地上种植什么农作物,都将会有不错的收成。
而之所以第一年不能直接种植玉米。
则是因为会出现玉米苗长势弱,秋后玉米产量少的情况。
毕竟新开地土层薄,肥力差。
加上保水保肥的能力弱。
自然不适合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
毕竟大多新开荒地的周边基本上是紧邻山坡等荒凉地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