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保险队高层赴俄观摩(第 3/4 页)
“本次,我们的观摩将由高级将领和低级将领两方面组成,首先高级将领将全部进入伯力城驻军,进行系统性的指挥研究,为期三个月。而低级将领,将会完成为期两年的换防训练,其中,保险队俱乐部对于这些低级保险队领导者进行了约稿,每个月一篇的文章是必须写的。”贺老四对于此次的轮训,很是热衷。
“恩,那就如此。”朱传文听着没什么纰漏。
关东,在清末事情可以说是清国军事敢为他人先,朱传武在德国先是遇见了蒋百里,后是遇见了陈宧。
是的,锡良终究不是那种提起裤子就不认账的人,在陈宧被免去驻奉天新军统领的职责之后,一则命令,让陈宧前往德国观摩德国陆军的操守。
贺老四走了,赵东的前来就是告诉朱传文此次保险队轮训汉耀究竟付出了如何的代价,:“总理事,按照各个理事的上报,今年汉耀扭亏为盈很是艰难!”
“怎么?”朱传文蹙起了眉头。
“安德烈将军那边,为了保险队的培训,我们将完全的支撑伯力城后续工厂的机械制造。也就是说,后续汉耀铁器一、二厂的尾款是收不到了。”赵东按照文件上的数字念到。
“能接受,但是亏损不至于吧?”朱传文问道。
“总理事,今年汉耀陆续的开展着冰城发动机厂的建设,这一部分很是耗费了汉耀的资金,还有,商行走伊犁,这其实是一个入不敷出的活儿。”赵东依靠着目前的数据说道,
“让毛光廷过来一下吧,”朱传文知道,目前的汉耀的最高损耗出在哪里了。
汉耀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誓不罢休,这种作风其实是为了朱传文意志的体现,但是,有时候,这种的不计成本,可以说对于汉耀发展的成本控制产生了极大的损耗。
毛光廷来汉耀总部的时候,朱传文办公室烟雾缭绕……
“总理事?”
“光廷啊。汉耀商行的商队目前怎么样了?”
“总理事,目前已经扩张了37支队伍,我们打算直取伊犁!”毛光廷说的志得意满。
朱传文听闻,话被噎了一下,朝令朝改,夕令夕改已经不能完全形容他了……
“光廷,你觉得目前汉耀从从疆省进口棉花的郁结在哪里?”
“在运费!”毛光廷几乎不假思索,目前,汉耀正在积极的成立棉纺织工厂,这将是汉耀在1911年发展的重点,但是其中,疆省的棉花成了汉耀始终都避免不开的难题。
一个是清廷的最东边,一个是清廷的最西边,这其中的路程就有着2000多公里,什么家庭啊,能经得起如此的消耗。
“那你们商行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朱传文好似是考较,但是其实,因为锡良对于锦瑷铁路的部分修建,此时算是没有了办法。
锦瑷铁路的修建,再加上鸭山大开发,冰城朱家庄园、大礼堂、教育经费、蒙古计划。汉耀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哪能再承担着耗资不菲的运费了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