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汉耀银行(第 2/4 页)
而王可仁,便是根据朱传文的授意,和谷庵升说一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对洋人掉以轻心。
“这事儿,我其实也是隐隐感觉到了,原本我今天还有着严家的一场邀约,借着你王掌柜,我也是回绝了!”谷庵升也是正色了起来。
朱传文是放心老谷的,可以说这是汉耀腾飞之前的功臣,夏元璋能力略显短板之后,是谷庵升一个人将汉耀商行前期的一切顶了起来。而且在日本,两个人更是掏心掏肺了一阵,两个人还是有共同振兴“汉耀”的梦。
可以说,外派的两人,都是朱传文最为忠实的支持者。当然,也不是对关东的人不放心,而是各有各的工作,相比而言,关东才是汉耀的大本营,核心!没看见,朱传文都不敢挪窝了!
王可仁听见老谷说借王掌柜之故,也是哈哈一笑,他目前在沪上的身份,那就是津门的关东土豪加报纸业新贵,一座沪上王公馆正是他财富的有利支撑。
而谷庵升口中的严家,就是清廷最后一个势力庞大的红顶商人家族,源丰润钱庄的东家。
沪上金融业,严家的源丰润钱庄,李鸿章侄子李经楚为幕后的义善源,都是对标华尔街摩根银行的存在,可以说是沪上金融的两条大腿。两家钱庄把持着沪上一带的官银上报朝廷,可谓是一方霸主。
但是这次……
“老谷,这次严家的源丰润钱庄险而又险的渡过了劫难,但是往后,我觉得还是属于在劫难逃!”
“应该是在劫难逃了!首先根据商行这边的分析,这些年他们公款私用,的确有着一个巨大的窟窿!”
“不止!”王可仁说着招招手,身后跟着的手下拿来一份资料递给谷庵升。“看看!”
谷庵升看着王可仁收集到额京城密文,两个字儿瞬间浮上心头——内斗!
盛宣怀和李经楚,都算是徐世昌手下的邮传部侍郎。
看完文件,谷庵升犹豫一下说道:“盛宣怀把持着轮船招商局,而李鸿章的侄子李经楚就任着清廷交通银行总理(总经理),两个人原本应该是合作的关系。但是现在,就为了一个邮传部尚书的职位?”
“这职位还不算高吗?”王可仁在津门是见多了京城的尔虞我诈,“依我看,徐世昌这个老好人是驾驭不住自己的左右手了!”
手下争取更高的职位,作为邮传部大臣的徐世昌只能当裁判。
“看来,这是打算从两大钱庄入手了!”谷庵升联系起了清廷的一波局势,也是从商业角度上分析着。
实际上,从6月橡胶股市爆雷,沪上三大钱庄的倒闭,这属于更高的层级的源丰润和义善源两大钱庄,也在这次倒闭风潮中也受到重创。
论内斗,清廷是老手了,再加上洋人的有意引导……
“是啊,从两大钱庄入手!听说两大钱庄已经上交了沪上方面官银中庚子赔款的部分?”王可仁朝着谷庵升询问道。
1910年9月,清廷还需给列强归化庚子赔款。
这笔钱总计4.5亿两白银,赔款的期限是39年,并且每年还是需要算利息的,39年下来,清政府一共需要赔款9.8亿两白银,以各省的关税为抵押,沪上在1910年需要承担190万两。
说起这钱还有个气人的事儿,清廷到灭亡还了十多年,而接手的民国政府甚至还到了1939年。其中美国最早放弃,还赔还了一部分;一战中欧洲国家甚至为了拉拢民国,也陆续放弃,也赔还了一部分。
而还到最晚的,恰恰是东洋小矮子,矮子政府一直没放弃要这笔钱,直到1939年,民国政府才正式宣布停止对日本的赔款。那时候,东三省都特娘没了,金陵甚至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小日本都打到了南昌!
说回还钱的事儿,庚子赔款在1910年里,沪上共计还190万两。
可是沪上的官员在8月时候,将沪上的官银拿来救市了,沪上主官当既请旨,请求从大清银行里拨付200万两,先垫上。大清银行、清廷交通银行、源丰润和义善源为首的钱庄,是清末清廷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撑。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