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朱家,好胆!(第 2/4 页)
日俄战争你们知道我们关东平民死了多少人吗?”说着还嘿~唾了几声。
城头变幻大王旗,是清末关东三省的施政方针了。这大王说的不是别人,而是洋人!甲午清廷战败,清政府外交方针开始切换成了“联俄抗日”;1900年,老妖婆只身怒战八大洋,清政府在关东的外交方针又变成了“联英日抗俄”。
这些年,老关东人,可以说没少受洋人欺负,日本、沙俄可谓是轮番上阵。
“多少人?”林运泉也是接口问道。
清末对于关东的开发的的确确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再不往关东填充人口,这地方可能真保不住了,寻常百姓居多,但从山海关内迁往关东的富户也多,多在奉天。
封建王朝历代,都是将富户认定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和谋乱的源头。牵富户,开国时放在统治力高的地区维持安定;国家稳定,培养成既得益群体后,向着边疆牵引,维持地方稳定。
这是千年来,统治阶级从始皇帝那里学会的东西。
“仅仅辽东大地上,就有着近5万多的灾民。黑省最严重,足足几十万!现在知道朱家为什么如此轻易在黑省闯下了诺大的产业了吧?不就是因为他们和俄国人勾结,多少的无主之地啊!”关玉川说道,对于老关东人来说,沙俄带给的灾难,的确比日本人多。
仅仅日俄战争打了一场,清廷就损失了近2千多万两白银的各类资产。
清廷当初在战前和战后都是从日本、沙俄索要赔偿,日本人好说歹说算是给了点儿,至少南满地区的那些日本人发行的票据废除了。而沙俄,尼古拉二世更是在圣彼得堡叫嚣“不割一寸地,不赔一卢布。”
整个北满地区来说,上一次三方会谈中,朱传文成了俄国扶持的代理人,可以说是清廷暗地里取得的最大胜利了。
“所以你对我们这翼长……”林运泉一脸的揶揄,明明属关玉川最听朱开山的话,毕竟那番在春城校场的慷慨陈词很是提精气神。
“不一样,朱传文是朱传文,朱翼长是朱翼长!多少年了,咱大清总算是硬气了一回!”关玉川脸一红,将事情又拉回了现在。“不过,这肉我吃不下去!白天日本兵的所为我们看到了,都是清廷的百姓……”关玉川说着,就没看向简易桌子上放着的肉。
此言一出,除了林运泉,众人都放下了筷子,因为心里总有些不畅快。
林运泉面露笑意,先是将其中最大的一块肉吞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炊事班的说了,后续朱家粮铺会进驻,弥补损失……”话还没说完,一群年轻人狼崽子一般跳了上来,开始狼吞虎咽。
“你们给我留点啊!”
一番闹腾,总算是安静了下来,众人聊起往事。
“听说杀伊藤博文的那个朝鲜刺客被绞死了?”一个年轻人提了一嘴。
“要我说这人,杀的也好!毛子不是东西,后来我们又寄希望于日本人,不过后来也变的不是东西……
因为伊藤博文这人当年在咱这里的报纸被各种吹捧,当年我父亲还被一些官员喊着联名,向着朝廷起草了一份请伊藤博文参与主持咱大清政体改革的上书,里面居然想请这日本人担任我们大清的总理大臣……”
关玉川讲着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往事,他家算是关东满人里混的好的了,各种消息也是层出不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