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磨刀霍霍向盐法(第 2/4 页)
钢铁厂退役将领可不少。
“陛下,战争可不能儿戏。”
赵舒皱着眉,表情很难看。
“不战而屈人之兵!”朱谊汐轻笑道:“这就是贸易封锁的厉害,蒙古人屡次叩边,建奴怎能免去?”
“等着吧,建奴要么跟蒙古人打,要么就想着入关掳掠。”
这般自信满满的话,让内阁几人不由得心神恍惚起来,想着历年来皇帝的言语,基本是十言九中,这一次难道也是真的?
于是,话题立马就偏了,几人开始聊着到底几年平定辽东。
糊弄完内阁后,皇帝松了口气,想着剩不下几个月的时间,他对于南京莫名地还有几分留恋。
不过,谈起了经济,对于江南的顽疾,他倒是想起了盐政。
如果说田税和商税是明刀,那盐税就是软刀子割肉,反响较少,而且还有盐商拉仇恨。
宋时盐税达到千万贯,到了清道光年间,盐税超过千万两,而至光绪末年,竟然高达三千万两,乃是历代巅峰。
对于盐税,在湖广时,施行的是行会制,商人们在规定的价格拿盐,然后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售卖。
严格控制官盐的价格,从而为幕府敛不少的钱财。
在江南地区,却一直施行的是大明的纲盐法,两淮盐商盛行。
许多人好奇,为了明清时期盐商如此有名,而唐汉宋等时代盐商却鲜有耳闻?
实质上,则是由于蔡京发明的盐引制,在万历年间彻底崩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