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觉得不行(第 2/3 页)
“所以,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跟十多年前的事儿又有什么关系?”何健语气有些缓和下来。
他好歹也是上了大学的,或许能猜到苏晨想说什么了。
苏晨淡然一笑,说道:“日苯的企业管理模式被推崇了那么久,但最后真正能运用下来的又有几个现在还存在的?”
这还真没几个,当时有好多企业都因为这套管理模式最后垮台了。
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水土不服,一个国家跟一个国家的管理方式不同照本宣科的拿过来,只会跟十多年前的那些企业一样。
“米国当时也套用过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可最后的结果呢?完全套用了管理模式的米国企业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路!归根结就是日米体质不同。”苏晨逐字逐句的说道。
再到后来,97年,也就是去年,现在是98年一月,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米国展现出了经济体系的强大,同样也展现出了日苯经济的脆弱。
这就日苯企业管理模式展现出弊端了。
“可已经有人得出结论,之所以那样是因为日苯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了,米国的更加先进。”何倩思索了一下,说道:“我爸他转型用米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岂不是更好?”
众人也都点了点头,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苏晨一人摇头,说道:“这跟管理模式的是否过时,是否先进毫无关系,你得看自身的体制,还有各个层次的员工高度稳定性,再到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是否适合可以用得上国外的企业管理模式。”
“其实,何学长你现在的状态就像是当时的那些企业一样,你只看到了对方企业管理模式的好处,却忽略自己这三个问题,管理模式先进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自身公司的发展,太先进的管理模式反而会引起员工反感度。”
“咱们在座的很多都是私企老板,第一个问题,公司员工的高度稳定性就很难得到保障,如果万一在转型的道路上,公司的员工不适应就会导致员工高度流失,况且当下还是国企当头,虽然私企也在慢慢崛起,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推进国私合营,但目前私企规模尚小,不适用于大企业的管理模式,如果强行套用,最后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崩盘,大家一拍两散。”
众人都是一愣,低头沉思起来,少许他们又点头赞同了。
何倩秀眉紧蹙,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苏晨说的句句在理,只是她心里有点不服气。
学校里的辩论赛上唇枪舌战,五六个人都争不过自己。
可这一次,她居然输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