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三章 袁本初日常磨剑,吕奉先武力天花板(第 3/4 页)

    为何还比不上一群阉人!

    难道是自家妹妹不能满足陛下么?

    看来得找个时间探望一下妹妹何后了。

    议事结束后,众人散去,袁绍也径直回了自己屋,在雒阳西城普普通通的一间宅子,也是他过去的会客之地。

    “外戚,宦官,士人……”袁绍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念叨。

    “外戚,宦官,士人……”袁绍一遍遍重复着,似在寻找其中的症结所在。

    生而为袁氏,暂时栖身外戚帐下,对手是宦官,袁绍在心中自说自话,径直来到后院。

    这是一处小院,立着一具练剑的木人,而边是,便是磨刀石,磨刀石很大块,却已经很扁平了,因为袁绍已经用它磨了七年的剑了,剑换了多把,而磨刀石,却一直是这块。

    袁绍抽剑而出,架剑于前,细细观摩一番。

    “好剑!却还不够锋利!”袁绍叹了一声,当即操过凳子,开始磨剑。

    只有在磨剑的时候,他心中的理想才是清晰而明确的,这为母亲守孝三年养出的习惯。

    生于袁氏,在世人看来,他是幸运儿,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生母地位卑微,就算是长子,亦属于庶出,而且早早的过继给了早逝的叔父袁成,延续香火。

    此举虽然在宗法上进一步确立了袁绍袁氏长子的地位,然而他却成了孤儿。

    说白了就是没有爸爸可以抱大腿,袁氏名望是所有袁氏子弟共享的,亲爸爸的帮助才是最直接而有效的。

    所以袁绍初仕,连司隶都留不住,直接外派成了一小小濮阳县长,别人不比,就比比自己发小曹孟德,初为雒阳北部尉,后来得罪权贵,被贬出京,当的还是县令。

    一个县令,一个县长,虽然都是一县长官,但俸禄便有高地之分。

    此事在年轻的袁绍心中就种下了一颗自立自强的种子,虽然有袁氏余荫,但若要实现匡扶汉室,诛灭叛逆,扫除宦官的理想,还得靠自己!

    袁绍将剑放于石上,开始来回磨砺,一边磨,一边有节奏的念叨——

    “初为濮阳长,秉政有清名,突闻生母丧,披麻历三年,仕途中道断,政绩烟消散……”

    “举目望朝堂,宦官把权掌,今我伶仃人,何处复开张,成父年早逝,为其补服丧……”

    “三年又三年,举世皆动容,袁氏有本初,持节守孝道,正继袁成室,三代嫡长子!”

    袁绍收回剑,屈指一弹,长剑一声轻吟,他满足的笑了笑。

    凭借“大孝子”名声,袁绍积累了不少声望,这可比做官来的快多了,如今雒阳局势波诡云谲,用不了多久,这宝剑,说不定就派上用场了!

    ……

    又几日后,将军事悉数交于郭嘉的刘擎,终于收到了郭嘉的第一条“军令”。

    过延水,经上郡,入司隶!

    大营开拔,辎重缓慢,而刘擎率典韦骞萦,与赵云汇合后,直接沿大河穿过上郡,路上,遇到了丁原的骑哨。

    当骑哨将遇见刘擎骑兵的事汇报给丁原后,丁原沉默了很久。

    诧异,好奇,惊喜。

    刘擎之名,他追随张懿为并州郡吏之时,已经知晓,因为他是雁门太守,是刺史监察对象,而且刘擎公子名头实在太盛。

    早些日,因为魁头入侵雁门郡,张懿还在因为陛下调走边军,他又未妥当处置雁门防务而自责呢,谁料到张懿竟带着自责战死了。

    而此时他出现在这里,困惑丁原的那个问题也终于得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江湖三女侠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仙帝重生混都市 明末:帝国崛起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妖尾的文字魔法 北齐怪谈 秦草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这个海贼背靠正义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苟出一个盛唐 抗日之幽灵 我在木叶练吐纳 食戟之玉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