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水月(第 3/4 页)
陌上花开,君可缓缓归矣。
说不尽的缠绵融在其中,柔情的恋栈盈动心扉,让他一眼看透,恨不能自琼州插翅而归。
一别数月,两地牵悬。若不是琼州蛮荒湿热多瘴厉之气,她又体弱不堪远行,岂会将人独留家中,爱怜地看着娇颜,他问起离别期间的种种。
“这次去得久,你一人在家可好?”
“很好,娘和大嫂都很照顾。”
“可有什么烦心的地方?”
她微微一笑,美眸似嗔似怨:“你不是全让霜镜、墨鹞他们代决了,等闲事哪入得了我的耳朵。”
谢云书并不否认:“你不喜欢?”
“倒也不是。”久被拥着,她索性将头倚在肩上,“真要我去应付未必耐得了烦,就是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没用。”
“我可不希望你把心思耗在家常琐事上。”
“那用在哪儿?”她不以为意地白了一眼。
“用在我身上。”他狡黠地一笑,不安分起来,“最好能缠着我不放,时时都离不了。”
“你——”话音柔媚得听不下去,她咬住唇。
“别这样,我想听你的声音。”以吻撬开贝齿,模糊的低语带着压抑的欲望,燃起炽热的火焰,“很快你会知道,我有多想你。”
青岚好奇地凑到谢景泽房中,翻看三哥带回来的琼州奇珍。谢飞澜被一道拖过来,默默地听两人对答,少有的沉寂。可珍物的样子着实过于怪异,连心绪极差的人也忍不住仔细打量,最后一役谢飞澜虽有参与,但主要在侧翼攻袭,并未进琼派海主殿,见此物尚是头一次。
一方玉匣中以银线扣着一株奇特的植物。
长如六角的星形,星缘生出无数凌乱的墨线盘绕一团,触手柔软,通体漆黑又间杂着点点金光,散发奇异的香气,闻之胸臆一清。
“这就是琼海派秘不示人的——”
“海冥绡。”谢云书接下小弟的话,顺手拿过玉匣。
“三哥来了,三嫂呢?不是说今天日要再次诊脉。”青岚探头张望。
“她还在休息,下午过来。”
“还在睡?”青岚瞟了眼天色小声嘀咕,“这个时候也该——”
谢景泽好笑地提点,拍了下五弟的后脑:“忘了三哥昨天才回来?”
谢飞澜扯了扯唇角,半笑不笑:“想是三哥让人累坏了。”
漫不在意地任兄弟调侃,谢云书微笑着拈起海冥绡细细端详。
两年筹划,数月亲伐,谢家倾力而出,借谢飞澜在泉州经营之利,终于夺来了这一外界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珍物。据说长于海崖秘不见光处,吸海潮湿气数百年而长成的奇葩,琼海派视同拱璧,奉为镇派之宝。
青岚偏头瞧了半晌:“这是传说中能起死回生,令武林中人内力大增平添一甲子功力的宝贝?”实在看不出来。
“那是骗人的。”谢云书指尖轻摩,淡道,“其实它的功效是续断经脉补气凝神,去寒毒更有奇效。”
“只这样?”青岚略为失望,“琼海派何必看这么紧,害我们折了那么多人。”
“忘了说,还有一层作用。”谢云书忍笑,“之所以能去寒毒,正是因它长于寒湿之地,其性极烈,琼海派的上层均是些老头子,十分爱重这一点。”
“哪一点?”青岚不解其意,等了半天谢云书笑而不答,谢景泽低头佯作翻书,只有看向神情古怪的谢飞澜。
半晌,对方嘴一歪,好心地给了答案:“壮阳。”
“啊?”愕了半天,青岚涨红了脸,“那还能给三嫂用?”
谢景泽咳了咳:“用在弟妹身上自然不同,她百脉俱衰,寒毒未尽,用此正好对症,调理得当至少可多延十五年。”
“才十五年。”耗费偌大的精力仅只如此,青岚不由遗憾。
“别说十五年,就算延一年半载我也会去夺。”谢云书平静地合上玉匣,“至少有这时间我可以再去找其他灵药。”
当初君随玉探出海冥绡的消息,碍于琼州与西京相距万里,劳师袭远困难极大,埋线布局又非朝夕之功,便借婚嫁之机商定谢家主攻,君家暗助重帛金资,才有了这一场横跨中原的征伐。
谢飞澜沉默良久,忽然直询:
“三哥这么重视,到底是为她出身君王府,还是……”
谢云书稍稍一怔。
“我认识她的时候。”忆起多年前的邂逅,重重叠叠的回忆浮上心头,漾起轻浅的笑,“她不姓君,我也不姓谢。”
那时,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日子。
天山上的四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