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难能可贵(第 2/4 页)
反倒是宋文正先问临阳关的城墙修缮的如何了?又说北明城要扩大粮仓之事。
宋文正说先前北漠军兵临城下之时,城中百姓十之七八都连夜奔逃,如今北漠军被殿下赶出临阳关,先前无奈离乡的百姓有大半又返回了北明城。
本来嘛,人在一城,落地生根,几代人都在一个地方生活的地方是家,若不是实在没法子谁也不愿意去别的地方。
宋文正为官多年,最重百姓民生,说着说着便有些往稀碎之处去。
每到这个时候,宋旭便会出声,帮他爹把话头拉回来。
谢傲鸿也会适当开口与宋文正分分轻重缓急。
宋文正是个听劝的,十分懂得点到为止。
更难得的是,今天他底下这些人意见也十分地一致。
这一次,虽然没有明说秦灼入主北明城,但宋文正和他底下这些官员明显已经默认此事,商议事务说话时,总在最后加一句“殿下以为如何?”
秦灼觉得可行的时候就笑着点头,觉得不如何的时候就含笑不语,让他们自己意会去。
如此,很快就过去一个多时辰。
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修缮城墙和招兵买马所需银钱无数,不知殿下准备从哪里弄这笔银子?”宋文正忧天下难、忧百姓苦,这会儿又愁大殿下要做的事那么多,银子肯定不够用,要从哪里来?
秦灼对这样的人,耐心甚佳,她刚好开口说话。
便听宋旭道:“此事殿下自有安排,况且天色将暗,此时应当先为殿下等人安排住所,其他的事,日后再议也不迟。”
“对对对,瞧我!光顾着说话,都没发现天都快黑了。”宋文正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朝秦灼道:“殿下往后要在北明城长住,旁的府邸总归不太方便,您看,下官将这刺史府腾出来……”
秦灼没等他说完,便温声打断:“宋大人不必如此,我先前住的驿馆就挺好,往后只把那里当做常住的地儿即可。”
宋文正一听就急了,“这怎么行?殿下千金之体,怎能在驿馆那样的地方久住?”
驿馆这样的地方,说到底就是路过稍歇一两天的地方。
久住,实在不成。
“宋大人!”顾长安见这位宋大人还想把这刺史府让给秦灼,连忙开口道:“宋大人你放心,有本公子在,驿馆也能变成富贵乡,这事你就不用管了。我绝不会让殿下住在不舒服的地方。”
宋文正还想在说什么。
顾公子当即又道:“简陋之所,她住得,本公子也住不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