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温室建成,红薯的希望(第 2/4 页)
烛浅笑了笑:“已经有不少了。只是,五十个温室需要的玻璃还是太多了,咱们的人又不熟练,速度有些慢。”
秦牧看了一眼四周:“有多少,就先建多少。不然,等你全部弄完,我的红薯就全烂了!”
烛浅笑着称是。
秦牧又问道:“李黑有没有说,这玻璃怎么能做快点?”
烛浅回忆了一下道:“确实有说,他说这玻璃工艺并不复杂,只是咱们的人之前没有接触过。若是有比较熟练地匠人,速度或许会大大提升。他说……”
“招募些墨家弟子?”
秦牧打断了烛浅的话:“墨家是大秦明令缉捕的对象,我们在咸阳周边,不可能大量公开招募,否则太容易被盯上了。”
“你告诉他,能够私下联系上的,可以过来,但是得给自己找好身份。如果做不到的,就算了。”
烛浅应了一声。
秦牧看着大棚,有些出神。
墨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他们表面上是一群手工匠人,可其实……
都是些军火商!
这么说,并不夸张。
后世之人,往往把墨家作为攻城云梯、守城弩之类春秋战国期间出现的大杀器归结为墨家的制作。
以秦牧这六年来搜集的一些小道消息,就算有些夸张,也是八九不离十。
再加上墨家的组织结构比农家还严密,又具有强烈的反秦倾向。
所以,理所当然的成了大秦严打的对象。
如今,至少在明面上,大秦已经没有人敢自称墨家弟子。
当然,背地里,肯定还有是有不少。
秦牧还是很想把墨家收拢到手下的。
毕竟,秦末乱世之中,这些人制作的战争器械,足以左右一场战争胜负。
再者说,他不要墨家,总会有人要。
到时候,那些原本可以掌握在他手里的弓弩,可能就会变成敌人用来攻击他的武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