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己之力,比肩神明!(万字更新!!!!)(第 2/4 页)

    回过神后。

    他有些滑稽的揉了揉眼睛,再次朝公式看去。

    内容依旧不变。

    徐云见状张了张嘴,将右手放到了面前。

    只见自己的女朋友,此时正在不停的微微颤抖.....

    这道公式具体数值徐云其实没什么印象,但这道公式的表达形式他却并不陌生:

    这道公式的形式,赫然与2017年西班牙天文学家奥尔蒂斯团队通过掩星观测、在巴塞罗那超算中心...也就是bsc协助下推导出的环系天体通式几乎一致!

    那篇文章的d/10.1038/nature24051,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也是截止到2022年9月14号为止最精确的一道通式!(我用这篇论文加上sd.jpl.nasa.gov的jpl精密星历中的de421这个版本算出来的,基本思想是用开普勒平根数解析外推,考虑了根数的随时间的变化,近似到t2项,已经尽量合理了。)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bsc的那台超算叫做odin,也就是北欧神话中的......

    神王奥丁。

    换而言之......

    在1851年。

    高斯,一个74岁、行将就木的小老头.......

    以凡人之躯,比肩了神明!

    看着在纸上缓缓落笔的高斯,徐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高斯当初的那句话:

    “我不创造奇迹,因为我本就是一个奇迹。”

    徐云不知道高斯为了计算这道公式付出了多少心力,这些在此时此刻已经失去了提及的必要。

    一切对他努力的描述,都不及此刻这一道十五厘米长的公式来的直观。

    这一刻。

    地面上的人类之光,灿烂过了天上的万千星辰。

    写完这道式子后。

    高斯将这张纸递给了黎曼,吩咐道:

    “波恩哈德,把它交给查尔斯先生吧——对了,柯西、凯来你们来的正好,一起帮忙复验数据吧。”

    柯西和凯来以及其他几位数学家们闻言对视一眼,脸上齐齐冒出了一个问号:

    “?”

    妈耶?!

    我们只是过来看个演算过程,怎么一转眼就被抓壮丁了?

    不过过了几秒钟。

    柯西还是微微一叹,认命道:

    “罢了罢了,弗里德里希,我们就给你做一次苦力吧。”

    凯来和彭赛列等人也跟着点了点头。

    高斯的推演过程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新思路,甚至打破了个别人持续已久的瓶颈,令他们醍醐灌顶。

    用玄幻小说的术语来描述,那就是悟道!

    因此于情于理,让这些大老们做一次工具人倒也没啥问题。

    黎曼很快将这道式子交给了巴贝奇,由阿达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的程序猿输入起了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

    时任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的乔治·比德尔·艾里也带着手下来到徐云身边,将一箱箱的观测记录逐一打开。

    这些观测记录都是在冥王星之夜结束后,由高斯和法拉第亲笔写信、嘱托各国天文台拍下的星空观测记录。

    作为回报....或者说代价。

    高斯等人则将施密特望远镜的构造图纸‘支付’给了各大天文台。

    徐云对此自无意见。

    毕竟施密特望远镜不同于他拿出的其他设备,这玩意儿对科技水平的推动其实没多少特别重大的作用——顶多就是让人类提前观测到一些星体罢了。

    这年头也不是老苏当初的公元1100年。

    老苏那会儿最普通的望远镜都没出现呢,能够观测星空自然意义重大。

    在1851这个时间点,施密特望远镜顶多就是特定情境下会比较有用。

    比如妲神星、阋神星被提前发现个几十年,说白了意义也就那样,顶多让冥王星更早的被移除出九大行星罢了。

    反正冥王星也没意见不是?

    等太空射电望远镜一问世,施密特望远镜的地位还将迅速降低。

    除非天文界能靠这玩意儿发现外星人,否则它将是徐云拿出的所有技术中,对科技史推助力最小的一件东西。

    “罗峰同学。”

    来到徐云身边后,乔治·比德尔·艾里指着箱子,对他介绍道:

    “过去一年里,除了欧洲各大天文台之外,我们还说服了美洲的五家天文台进行协作,参与机构一共达到了22家。”

    “每家天文台每日最少会拍摄三张照片,加上我们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全力观测,箱子里的图像记录足足多达两万五千多张。”

    “好家伙,这么多呀?”

    徐云闻言微微一愣,回过神后连忙对乔治·比德尔·艾里道谢道:

    “那可真是多谢您了,艾里先生。”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相片...或者说胶卷的成本很高。

    即便是天文台这种官方机构,一张相片的成本也在0.1英镑上下。

    按照此前的汇率计算,相当于后世的90到100块钱之间。

    因此在徐云此前的预估中。

    一家天文台能做到每天拍摄一张记录就非常难得了。

    结果没想到这些天文台居然如此给力,一年下来拍摄了这么多的观测记录。

    这些观测记录加上分析机、高斯的公式以及最新的工具人团队。

    基本上可以说‘人事’方面已经尽到了极致。

    剩下的便是.......

    知天命了。

    .......

    这一箱箱的观测记录很快被分发到了桌上,由工具人团队们开始进行起了坐标换算。

    换算后的坐标被输入分析机,进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

    在冥王星之夜高斯使用的量级是8次方,也就是:

    l=(l0+l1*t+l2*t^2 +l3*t^3+l4*t^4... l8*t^8....)/10^8。

    而这次有了分析机协助,高斯直接上了......

    十七次方!

    当然了。

    能上这种精度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轨道经度的换量最大也不会超过1,普遍都在0.1-0.4左右浮动。

    比如0.412的17次方是0.000000283957。

    0.13的17次方则是0.00000000000000008650415919381338。

    这些数字虽大,但都在分析机的量级之内。

    如果换成其他更大或者更小数字,那么17次方运算就会超过算力了。

    后世计算行星轨道上的一般都是50-70次方,更专业的团队——比如冥王星杀手麦克·布朗那种,使用的基本都是120+的量级。

    看到这里。

    或许会有同学感觉奇怪:

    不对啊。

    为啥我手机的计算器和百度随便搜的计算器,都可以计算出几十次方的结果叻?

    超算的能力就这?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概念,也就是科学计数法。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有一个计算上限,超过这个量级之后,便会把某个数表示成a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

    比如19971400000000=1.99714x10^13,计算器或电脑表达10的幂是一般是用e或e。

    也就是1.99714e13云云.....

    现代超算计算要用到的次方乘数,基本上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10位甚至更多。

    例如0.4556456112的50次方等等。

    这种计算若是不适用超算,普通电脑或者计算器很难现实精确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约等数。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寻星项目的计算执行者是高斯和巴贝奇,因此在计算开始后,徐云便转移到了今天的‘第二会场’。

    也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空地。

    此时此刻。

    受柯西等人的影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异度旅社 诸天从婴开始 天倾之后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港综世界的警察 天命神算 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 赛博英雄传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机战:从高达OO开始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故障乌托邦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绝境黑夜 我终将肝成神明 踏星 时空之头号玩家 捡到一颗星球:我的冒险被直播了 地球主机
最多阅读 富贵不能吟 轮回乐园 斗罗之酒神 天命神算 全世界都知道我是好人[快穿] 她甜不可攀 某某 罪无可赦 末世奴役系统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末日黑暗乐园 星际工业时代 全球灾变之末日游戏 我的科技博物馆 开局出生在庆余年 诸天之从诛仙开始 超级生物战舰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恐怖时代之我城隍开始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