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日向山起义军(第 1/3 页)
李沅回答周月有些迟疑,他从未听过芦荟是什么东西。李沅只能根据自己的知识与常识猜测着:“大嫂,你说的芦荟,可是油葱?”
他只在幼时听母亲读杂谈论的时候,听过有油葱一物可治疗烫伤,不过甚少有人真的见过。
“是那物。”
“大嫂,我只在杂谈上知晓这物,未曾见过。”
不仅是李沅,看李济与李汐的模样,也不知道油葱是什么。周月搜索原身的记忆,原身也未瞧见过,芦苇是寻不到了?
“何处有薄荷叶?”寻不到油葱只能看看薄荷叶了。
李汐一反常态,主动手指着李家后山的方向,给周月指路,“村口小溪旁的柿子树下,有一片薄荷草,但是初春的时候,那里日头来的慢,薄荷长得不好。不过后头的日向山,还有一片薄荷叶,那里日照来的早,薄荷新叶长得好,你可去那里采。”
李汐说话的时候,下意识侧着身子,不像以往的盛气凌人,而是目光闪躲。往事反常必有妖,几乎是一想,周月就知道这丫头使诈了。
这日向山脚下,原身这个妇人不知道,周月书穿来的,清楚的很,日向山脚下有些汉子正在谋划起义,不过现在还没有传出来风声,李家村的人只知道家中的男儿总是往日向山跑,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李家村中带头起义的是一名叫李旭的男子,原书描绘林旭此人并非良善之辈,虽日后有些作为,更多的却是些流氓地痞之气。
若周月真如李汐所言,去日向山采了薄荷叶,运气好的采了薄荷叶没有碰见起义军,那便什么事也不会发生。
若是运气不好,周月正巧就撞破了林旭与人合谋,那恐怕轻则被灭口,重则失了贞洁再被灭口……李汐的灵动的眼里不如以往的明亮,看来真的做着害人性命的打算。
七岁的孩子如何便想着,借刀杀人谋害性命了?看来穷秀才的家教有些问题……
周月并没有戳穿李汐,也没有应声,算是给李汐一次知错能给的机会,若是李汐知晓自己错了,周月也可揭过,李汐不认,周月日后就更要小心过日子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