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四章 高阳侯戚鳃(第 2/4 页)
也就是此时,刘邦军中开始有了意见分歧。
一部分将领试图绕过宛城直接西进。
原因就在于,宛城易守难攻。
楚军要想攻克宛城,那就必须花费不小的精力,说不定还会战损不少。
更重要的是,一旦被堵在宛城这边,可能会贻误战机。
曹参、灌婴都是这种想法。
而郦食其和周勃几个,也比较赞同这种战略。
绕过宛城, 直接西进。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是不错的战略。
但是, 张靓分析之后,觉得不妥。
当刘邦单独问起张靓之时,张靓劝道:“你虽欲急入关,但秦兵尚众,距险而受。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
一句话,如果不攻下宛城,那么,秦兵前方据险而受,就能让刘邦军处于前后包夹的状态,到时候就真的危险了。
刘邦本身就对张靓敬佩无比。
而且,刘邦对战略天生敏感,张靓这么一说,刘邦马上就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随即,刘邦马上有了决断,当夜,刘邦就夜晚引兵还攻宛城,偃旗息鼓,天未明,就将宛城团团围住。
宛城被围,但是,城内资源不少,守军战力也是不弱。
真要硬攻的话,楚军也会伤筋动骨。
此时,张靓对刘邦说道:“武安侯稍安勿躁,可围而不攻,两日之内,宛城之战,必会出现重要转机。”
刘邦闻言果然率兵围而不攻,守住了宛城。
而宛城之内,看到外边黑压压的大军,吕齮有些沉不住气了,竟然想要自杀。
此时,暗网线报,也就是张靓安排在宛城的门客陈恢站在了吕齮身边,阻止了他的自杀并说道:“公你有所不知,武安侯为人忠厚,多善待有功之臣,今围而不攻,多半是不想伤及无辜,既然如此,何不派我出去一会那武安侯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