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复台湾(第 3/4 页)
李德全看了皇上一眼,忙躬身道:“是,奴才谢陈大人提点。”
只是皇上如何能够淡然处之呢?
台湾这一战从开始到现在,他心里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这才落了地。
从前他的每一条政令、每一项政策,都是大臣们反复商讨,最后确定下来最为合适的。
而台湾之战任用姚启圣和施琅,是满洲大臣们都极力阻止的。
撤回满八旗水师改用汉八旗,也是满洲大臣所阻止的。
甚至因为这个,他把索额图都撤职了,那些大臣们才不敢多言。
若是此战不胜,他就无颜面见这些臣子了。
这是他这么多年来,自己决定的第一件大事。
他有时很自信,觉得汉八旗必定不会叛乱,觉得施琅必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但他偶尔也很沮丧,害怕台湾真的收不回来,他的所作所为受朝臣们耻笑。
幸好,幸好朝中有陈希亥和向清远等人是支持他的主张的。
幸好,幸好陈文心告诉他,姚启圣不能换。
幸好,终究是撑到了收回台湾这一天。
他心中有无限欢喜,恨不得跑出去,朝天大笑。
可他不能,他是天子,收回台湾是应该的,台湾原就该是大清的!
众臣跪地叩拜,“恭喜皇上,皇上圣明!”
要说收复台湾一战,最大的功臣是谁,那绝不是施琅,也不少姚启圣。
而是皇上他自己。
他的政策一直没有在朝中得到大多数臣子们的赞同,可他力排众议,最终促成了这场大胜。
皇上看着跪地叩首的臣子们,深呼吸了一口气。
他从未如此轻松愉悦过,然而陈希亥的话在他心上始终回响着。
胜不骄,败不馁。
他露出微笑,从容地一抬手,“众卿平身。此非朕一人之幸,乃大清之幸,天下万民之幸。”
“然而战事刚歇,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譬如,派谁去接管台湾的政务?台湾又该设为府还是行省?那些前明遗民如何安置?”
如于成龙等地方高级官员是专务两江一带政事的,对于台湾的事情不甚了解,因此也不插话。
皇上带出来的这些人一贯是合皇上心意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定下了大致的策划。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