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劫富济贫(第 3/4 页)
就好像后宫嫔妃争相捐银,希望得到皇上垂青。
又好比是朝中大臣纷纷衣着朴素,捐献俸禄,希望能展现自己的勤俭为民。
这些京城贵女为了陈文义,也一定肯拿出自己的小金库。
何况这事并不是为了他一己之私,乃是为了军中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想来会有好的反响。
陈文义啧啧了两声,并不说话。
“怎么,二哥觉得这个主意不好吗?”
她觉得很好啊,既然让那些京城贵女因为能够亲近他而高兴,也能解决他现在军中缺少经费的问题。
皇上亦会高兴,鸟枪队又能正常训练,又不花国库的银子。
如果两全其美的事情,她想不通有何不好。
陈文义叹道:“不是不好,我只是感慨罢了。先前我还在科尔沁,就听闻你把内务府拨的过寿银子捐到军费之中的事情。”
“我那时就在想,咱们家的娇小姐何时这样懂事了起来?”
陈文心不是一个浪费的人,但要论在宫中是哪个宫最费银子,毫无疑问是翊坤宫。
旁的不说,翊坤宫在陈文心还是嫔位的时候,就享受着妃位的份例。
等她晋为妃位,皇上干脆给她贵妃的份例。
江南进贡的丝绸衣料,翊坤宫永远是头一份。时鲜瓜果,更是数不胜数。
她又喜好精致的吃食,一想到什么新花样,小厨房就能随时取到御膳房的珍品食材做出来。
打赏宫人向来大方,自己宫里的奴才更是吃好穿好,比位分低些的主子还体面……
更别提翊坤宫装饰华丽,处处精致,费了多少银子。
她虽无奢侈浪费之意,花销不少却是事实。
幸而皇上的赏赐多,也够她这样娇惯。
没想到她竟然能想到把自己寿辰的份例银子捐到军费中,开启了后宫的先河。
这般无意的善举,足见赤诚之心。
陈文心得意道:“哪有,我一直都很懂事,二哥没发现罢了。”
她不缺一个盛大的寿宴来充门面,那年十五岁,那漫天火红色的风筝,便是她心里最好的寿辰。
把那些银钱投入到军中去,她一个人的力量虽小,在皇上的推动下就能带动整个前朝和后宫。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