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 2/4 页)
大清朝又没有水龙头,否则她必定以为这是谁没有关好水龙头。
陈文义在前拨开一片巨大的芭蕉叶,道:“是这儿在下雨。”
眼前的一幕令陈文心愣在当场,一并连白露等四个丫头,都惊诧不已。
只见这院中还有一处水池,池中有一个不大的石亭,飞檐高高翘起。
石亭的顶部有水流泄出,从中心自亭檐顺流而下,如下雨状。
这一幕完全不符合常理,陈文心愣了好一会儿才试探道:“这是……自雨亭?”
她曾经在野史书籍上看到过,唐朝起便有这东西。
把亭子周围的水源设法汲到亭子顶部,然后再沿着亭檐流下,就像亭子自己在下雨似的。
所以名为自雨亭。
这东西放到她前世来说,叫做喷泉。
放在大清朝,那可是件解暑的稀罕物,她还是头一回见。
没想到,念心园里就有这么一座。
怪不得陈希亥说,这听雨阁着实有趣。
她忽然想明白了,这院落为何要叫听雨阁,原来听的是自雨亭的雨声啊。
“正是,念念到了夏日最怕热,这园子里怕是一时冰山供应不及,还有自雨亭可纳凉。”
陈文义解释道:“苏州那个狮子园里,可没有这个。”
这园子说是按着苏州的狮子园来修建,实际上比狮子园更要精巧许多。
单说这自雨亭,修建之时就费了多少能工巧匠来筑造。
自雨亭之上有竹制引水管道,引的是后山的山泉。
这山泉水流到自雨亭下头的池塘中,再通过引水管道汲到亭子顶部。
而后水浇于亭檐上,清凉山泉从亭子四周倾斜下来,映着千百竿翠竹,越发清凉。
陈文心果然十分喜欢,忙道:“不如移步亭中瞧瞧。”
亭子为了自雨的效果,是修筑在池塘中心的。
只有一条大块青石铺成的小路通向亭子中,这一小块地方是没有雨帘的。
亭中列有石凳石桌,亭外有水流弯曲,环带左右,凉爽无比。
众人在亭中随意落座,陈文心道:“这样绝妙之处,若不举行一场曲水流觞的盛会,当真辜负美景。”
陈文礼念了一段时间的书,也积极道:“三姐若是有意,也带上文礼一个。”
陈文信最小,也不甘落后,“我也来我也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