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斯也是个人才(第 3/4 页)
李斯的才能发挥了出来,提出了很多的治国之策。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爬的就是高。
李斯也是运气好,有个好老师,还有一个好丞相。
有这个两个人的帮助,李斯直接站到了风口浪尖,开始起飞。
秦王政十分赏识李斯,大手一挥,你别跟着吕不韦了,直接跟我吧,因为吕不韦已经是秋后的蚂蚱。
李斯不关心这些,反正敲门砖已经拍碎了,不需要了。
李斯从此死心塌地的辅佐秦王政。
李斯在秦国当了大官,前途一片光明。
同学们都羡慕不已。
看看人家李斯,再看看你,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差别咋那么大呢。
荀子的另一个学生,韩非子也是慕名而来。
韩非子的名气相当的大,远远的超过了李斯,因为他的文章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
成名的方式有很多,有人靠笔杆子,有人靠枪杆子。
荀子也很无语,自己明明是儒家,却教出来了两个法家。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过如此吧。
怪不得人家秦国能统一六国,人才都被吸引到秦国了,剩下的只会纸上谈兵。
秦王政,看到韩非子的到来,十分的高兴,亲自迎接。
李斯也十分的高兴,亲自送韩非子下监狱。
同一个秦国,同一个梦想。
一山不容二虎。
你俩都是荀子的弟子,政.治主张大同小异,这怎么能在一个锅里吃饭。
韩非子也是,那么多国家你不去,非得去秦国找老同学,这回傻眼了吧。
你还以为熟人好办事儿呢!
李斯倒是很热情,来了就别走了,要走我送你……送你上西天。
荀子很伤心,老泪纵横。
最大的竞争对手搞定,李斯开始了自己人生抱负。
李斯跟韩非子一样,都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荀子无语归无语,原因还是出在他身上,因为荀子并不是彻底的儒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