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尘埃落定(第 2/4 页)
想到此结,众人都大觉丢脸,心生沮丧。
相比他人的心情复杂,阎象倒是一脸平静,只是视线瞥向王政的背影时,神情会不自觉地凝重起来。
待天军列好阵后,阎象看了眼,走到王政身侧一脸真诚地赞道:“所谓观一叶而知秋。”
“单看日常细节,已知刺史当真世之名将,治军如此精妙,麾下步卒,当真是如臂使指,令行禁止啊。”
“先生谬赞了。”王政回头瞥了眼他,又看了看自家的兵卒,面现满意,语气却淡淡地道: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无常规,本将无非是提前做了准备,故兵卒集合列阵才略快点写,倒也谈不上精妙的评价。”
“不过...”说到这里,王政话锋一转缓道:
“先生所言令行禁止,本将亦深以为然,此乃为将者本当做到的事,亦极为应该。”
“若是麾下兵马当真能言听计从,如臂使指,那么这支军队才会形成一个整体,人马的攻击力也可以充分发挥。”
“我天军前身乃青州黄巾,不为尊者讳,战绩其实不佳,正是因为军纪不严,赏罚不分,临阵交战时,便常吃苦头。”
“前车之鉴,所以本将起事以来,也算是吸取教训,对军纪、军容格外重视,如今倒也勉强算是指挥得法。”
“论声势人数自不及前辈,可要只论精悍勇武,却绝不会有半点逊色。”
这些天下来,双方并肩作战,日夜相邻,天军的奇异之处,王政也料到其他人倒也罢了,阎象却必有发现,亦生疑惑。
若说什么骑兵,精卒还能用什么世家支持来解释,但天军听令行事的程度也委实太夸张了点啊。
虽然古人不可能理解系统的存在,王政却还是想要解释一二,最起码别以为自己有什么蛊惑人心的妖术就行。
“原来如此。”昏暗不明的月色下,阎象的神情若有所思:“不过一年时间,军纪已如此森严,实在难得。”
这时,袁军终于集结的差不多时,身后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那是古剑等人巡营完毕,齐齐赶来。
见两方部曲俱已到齐,王政点了点头,环视全场,朗声道:“此战若要速胜,关键便在出其不意。”
“穴攻之计,正为此着,因地道狭窄,不可通行多人,故本将决定亲自带人由地道而入广陵,夺下城门!”
“夜半子时,三更时间,城门一旦出现杀喊声,尔等一并出击,猛攻广陵主城门,务求里应外合,毕其功于一役!”
夜风吹过,时时传来呼啸之声,全军人人低声应诺,纷纷点头。
古剑却忍不住出列躬身道:“那乐起虽说问题不大,可什么地道...还是太危险,将军万金之躯,不宜亲身涉足!”
“末将愿带领天诛营为先锋,更愿立下军令状,必为将军取下广陵!”
听到这话,其他天军将官亦连连点头附和。
天公将军的的武勇神威,大家都是司空见惯,早已深信不疑,更是彻底折服,故此若是平常的沙场征伐,他要身先士卒,虽亦有些不妥,倒也越来越少人提意见了。
可这一次...钻地道?
毕竟谁也不知那乐起挖的安不安全,靠不靠谱啊。
关键这厮自己也说了,因为广陵城有沟堑,加上他对此处地理不熟的缘故,也的确存在坍塌的可能性啊。
要是将军带人入地道后,当真不幸有个万一...
这可如何是好?
说句不好听的,王政如今子嗣都还没有,一旦有何不测,天军的三郡基业顷刻便分崩离析,化为乌有了。
谷鞑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