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7、拭目以待(第 1/4 页)

    都兵临城下了,还能有什么良策?

    有句话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真正的目的与其说寻求战斗,要求士卒敢战,将观奋勇,不如说寻求有利的战略形势。

    所谓“力发于形, 而蓄于势”。有利的战略形势有了,就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顺势而为,战则必胜。

    为什么说气势压人呢?气势占据了上风,对方的失败早晚的事儿。

    所以自古以来天朝兵法大家,无不重视形势。

    “势”可随, “势”可造。有利己方的势,顺势而为;不利己方的势, 改而造之。“造势”又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其一要险,或“决积水于千仞之堤”、“转圆木于万丈之谷”,或“置于死地而后生”,如韩信的“背水结阵”。

    其二,要奇。要出其不意,使对方意向不到,难以防范。势成前,需得平稳,麻痹对方;一旦势成,则必使对方不知所因、不知所措,无法判断、无以应对。

    但这种其实都是要建立一个条件。

    真正的主力交战,正面战场开启之前。

    如今时今日的刘备,本质上的问题还是接任徐州牧时间太短,立足未稳,这又是一片刚先经兵祸, 又历贼乱的荒芜之地, 百废待兴,缺兵少粮,即便这半年来他殚精竭虑,伏首案牍,一日不曾有过松懈,却也没能改变自家底子虚的问题。

    乃至他对袁术,王政始终抱有戒备,其后更是靠着诱敌深入先去一敌,可从始至终两场战争的主动权,其实都不是在他的手上。

    见堂下众人沉默无语,哪怕早有预料,刘备依旧心生焦躁、不安。

    王政他早闻其名。

    甚至可以说,来徐州时,刘备本就是做好准备与王政一战的。

    只是想不到双方真正的交锋却来的这么迟,更这么的不是时候!

    说起来,刘备和王政也算是渊源颇深。

    第一次从军,便是因张角起义,汉灵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刘备于涿县入伍, 更因此和张飞、关羽结识,才有了千古传诵的桃园结义。

    而这王政,起事时却是打着“张角转世”的名头。

    刘备是见过张角的,对这个将大汉最后一抹遮羞布撕下的逆贼更是印象深刻,多年之后依旧记忆犹新。

    依旧在他看来,无论身材样貌,王政和那张角哪里有半点相似之处,本以为不过是一个扯虎皮拉大旗的蠢贼,可道如今,刘备已不敢对这竖子再有半分小觑之意。

    王政带来了太多的意外。

    敢冒着被曹操、吕布背击也要来攻他,这般决然地与他为敌,实在让刘备意外之下,更觉愕然,甚至为此而苦思回想,当年破过的黄巾贼寇中,是否有什么姓王的,双方其实早已结仇?

    更出人意料的却还是郯城的失守,不但令他失去了后方大本营,更断了一条辎重后勤要道。

    还有这竖子的武勇...

    自家三弟万夫不当之勇赫赫有名,燕人张翼德之名天下谁人不晓?竟也不过与之战个不分上下,甚至可以说略居下风...

    兵凶战危,到了万人交战的规模时,勇将的作用已不是在直接斩杀多少人上,而是破阵、催坚、乃至斩将!俱都可以提高己方士气的同时,还能击溃敌人的军心、阵型。

    但是勇将冲阵、攻坚之时,其实也要是衡量情势的,一般勇将装备好,马力快,一旦武勇惊人便可在万军之中纵横驰骋,却要始终保持一定的机动力,唯有来去如风,才可有机会如入无人之境。

    一旦失去了机动力,稍有迟滞,那都不需要兵卒近战,对面直接以弓弩射杀即可。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1717新美洲帝国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不是吧君子也防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世子妃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