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百一十五章爱国教育(第 3/4 页)
“外族仰慕中原文化,这点确实是我没想过的。”
“就像底层百姓仰慕五姓七望一样。”
“如果是这样算的话,接下来十年,人口是可以进入爆发式增长的。”
杜淹把脑海里以前没注意到的情报都统计起来,缓缓说道。
大唐边缘是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这些少数民族,其中大多数都是仰慕中原文化的。
打断骨头,两代通婚下去,就是一个纯汉人出炉。
“你们很多人想外出建国,说白了就是走周朝分封路线。”
“想想分封各国刚建立时他们是怎么吸收人口的。”
“其实都一样。”
“纯血汉人是什么?”
“说穿了就是穿汉衣,行汉礼,说汉话,做儒家大礼,以仁义行天下等等。”
当然,所谓的仁义行天下,更多的还是暴躁教育。
教育过后以仁义行天下。
非常猛的。
而且有时候大唐周围一些交际区内,很多人,自己都说不好自己是汉人还是外族,他们几代通婚下来,基本上是汉家生活好过,就悄悄的融入,不好过,就混乱中立,非常狗的。
这批人也是可以拉拢的。
再加上国家内部的盗匪问题,解决一下。
这些人口问题解决起来虽然不能让人口暴增,但是也绝对是那种缓解一时疼痛的问题。
大家也都是努力解决问题。
杜淹表示自己学会了,年轻人思路就是清晰。
苏阳耸耸肩,他能说啥,他又不走这条路,他想做的是财阀。
是有钱,大量的有钱,是万众瞩目的感觉。
反正他名下已经钳制住了一支自己的军队,为以后专门走国际贸易做的准备。
到时候谁欺负他,他就在国外大刀开片。
虽然目前看来,想走这条路的人有很多,但是苏阳不怕,他脑海里有好多前辈经验。
杜淹离开后,马上召集自己的手下,开始展开情报系统,清查朔方几郡边缘的混乱中立地区,也开始接触突厥。
值得一提,这个时代,爱国教育做的最好的国家叫大唐,之后的竟然是诡异的以婆罗门种姓制度为主的印度地区,再之后就没了。
而爱国教育这个问题,一直是达到帝国级别的国家要解决的问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