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普天之下,皆由我予夺生杀!(第 2/4 页)
有人甚至将其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并称,被誉为华夏骈文史上的“双璧”!
这篇精彩的战斗檄文,一开篇就说道: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文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一句,竟然让被骂得狗血淋头的武则天都为之拍案叫绝,认为这种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失职。
篇末,一句话大气凛然。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谁家天下?
其实答案早已经不言而明。
在武则天的镇压下,这场起义,仅用了三个月就烟消云散,只留下这篇檄文流传千古。
作者,骆宾王。
对!
就是那个“鹅、鹅、鹅”的七岁神童!
反叛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已经被铁锅炖大鹅了,有人说他逃亡,有人说他出家为僧。
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叛,虽然平定起来似乎毫不费力,但却给武则天敲响了警钟。
此后,从公元686年开始,为了稳固地掌控权力,打击异己,威慑天下,武则天开启了暗黑恐怖的酷吏时代!
在《典籍华夏》的直播中,张凡用毫不掩饰的血腥镜头,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可怕的年代。
以索元礼、来俊臣、周兴和侯思止等“四大酷吏”为首的执法下,满朝文武官吏唯有通过“自相残杀”或“卖友自保”来渴求平安度日。
在告密者“盛行时代”, 由于执政者大肆制造政治恐怖气氛,让人人自危,人人都在上演着远古版的“无间道”。
下诏杀南安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
鞭杀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
琅邪王李冲起兵七日败死!
越王李贞兵败自杀!
逼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自杀!
杀!
杀!!
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