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后世大堤,以血肉筑成!(第 2/4 页)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让洪水肆无忌惮地继续涌入,那么那些可怜的老百姓,失去的就不仅是家园,而是最为宝贵的生命!
可这!
煌煌天威,拿什么来抵挡?!
苏轼脑中浮现出自己在杭州费尽心思征集的那二十万民夫。
的确,因为自己做这杭州知州还算不错,再加上一些银钱的激励,能凑齐这支队伍,而且大家都没什么怨言。
在当代,苏轼自忖这已经是极好的局面,换任何一个人到杭州,也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出色。
但是!如果让这二十万民夫来到这地方……他们会愿意冲上去堵住缺口么?
不可能的……
苏轼很容易就得到了答案。
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大家一哄而散,任凭他苏轼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
那么,后世呢?
很快,苏轼亲眼看到了一千年后的答案。
一队队军绿色的身影,飞速地出现在眼前。
他们沉默着,忙碌着,没人多说一句话,只是如精密的机器一样服从统一调度,义无反顾地冲向决口的大堤,冲向滚滚洪水。
这!
他们?
苏轼只能分辨出这些人穿着的似乎是统一的服装,但却认不出他们的身份。
张凡!
你跑哪去了!
告诉我!他们是谁?
“华夏!子弟兵!”
就在苏轼看不见的弹幕里,到处都是他苦苦寻觅的答案。
“一九九八年!”
“这是九江大堤!”
“那一年……我还是个孩子,应该就在苏轼身后不远处……我都能看到我家的烟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