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明风华!三百年兴衰(第 2/4 页)
“好!好啊!”
这次,朱元璋听到这些评价,竟然是叹息一声,眼眸中有某种悲哀的神色流过。
之前,他明知许多藩王不满,但还是坚持将大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内乱,另一方面则是看中了朱允炆的善良,希望他能够将那些年过于刚硬的大明朝,带得温和一些。
但没想到……朱允炆的善良,是因为愚蠢,他的软弱,更令人难以期待。
现在,在紫禁城城头上,朱元璋看到了重孙朱瞻基,又听到了那些不吝赞美的史书评价,胸中一口怨气,终于彻底消散。
这,就是自己期望的那位,能够将大明朝带向温和的治世之君!
朱瞻基!好孩子!
“好帅!”
“终于轮到我们小鲜肉上场了么?爱了爱了!”
“滚!鲜你一脸!你仔细看看!这宣宗皇帝,虽然年轻,但却已经将威仪蕴于内,眉宇间是堂堂正正的帝王之气!这份演技,在这样一个年轻人身上表现出来,尤其难得可贵啊!”
“仁宣之治!仁宗打基础,宣宗才是主要实施者!”
“那段日子,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边防稳固,对老百姓来说,是做梦都盼着的盛世啊!”
“黄金时代!这是我大明的黄金时代!”
不过,弹幕上也有些不和谐的声音。
“拉倒吧!这朱瞻基爱斗蟋蟀,全国各地征选,给人带来多大负担啊!蟋蟀天子也能吹?”
“草!你特么拿个放大镜,谁能遭得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未必是皇帝要扰民,主要是各地官员为了讨好,把趋势扩大化了而已!”
“唉!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你还有脸说人家朱瞻基!你自己玩农药通宵的时候不提了?人家当皇帝就不能有个小爱好?”
对于朱瞻基的争论,并不算多,因为大家对这皇帝的了解,其实也并不多。
然而下一位皇帝一出现,弹幕顿时都是一片狂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