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神说要有光,于是世界上有了爱人(第 4/4 页)
记下是为了可能多年后回忆学生时代,除了作业考试和卷子,还有一点点细小的爱恋;忘掉是因为正处学生时代,那就做个学生,好好学习。
质朴的话里总是藏着最真实有效的道理。
我小时候特别不爱听大人们的什么“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儿”这些话,但是现在回头想想,这些一听就皱眉的话,其实是对的。
如果想活得安稳顺遂一点,如果以后想自由一点,如果以后不想受人摆布,如果以后想自己拿主意,如果以后想活得体面漂亮一点,如果不想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抬不起头,那就好好听这些话,认认真真地听进心里。
不要想着错过了这份心动,之后就再也不会有了。
错了,还会有的。
心动就像超市里的促销纸巾,总以为这是最优惠的价格,不买错过一亿,但其实隔了一个月来看,优惠还会有,甚至更狠。
如果真的很喜欢那个人,那就忍着,忍过一段时间,等冷却一点了,再回头看,那时候的感受才是真的。
就好比我每一本小说,必须得等一段时间,等我冷静了,从情节和人物里出来了,再回头看,那时候的感受才是最客观真实有效的。
再等等吧,小朋友们。
然后这篇小说里涉及很多考试,女主陈双念的心理活动,差不多就是我高中时候的心理活动——特意从高中的日记里摘出来的,然后发现,哇哦,原来我高中文采那么做作。
本打算改一改的,但是转念一想,也许不改,那种笨拙的、烦琐的心理描写,也许刚好跟现在的高中生对上了呢?毕竟时代即使不同,人却是同一群人。
陈双念从最开始的一次月考考差了就哭天抢地,忧郁三千字,心情随着考试结果变化而变化,到后来慢慢地平静镇定,不再轻易就否定自己,也开始试着相信自己平时的努力不会白费。
这是特别好的转变。
这也是我高中的时候特别想要做到的转变,现实中,我没有做到,我还是很轻易就被成绩影响,后来高考也考砸了,于是让我对考试产生了巨大的阴影——幸好现在我不需要考试了。呼,长舒一口气。
最后,关于高考。
该说的,这本书里也说得差不多了。
在这里,就送给大家张爱玲的一句话吧:尽我最大力量,别的就管他娘。
(真的,张爱玲在草稿纸上写的这句话,已经被证实了。)
好啦!
下本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