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计(第 3/4 页)
要知道这一套包含了四书五经以及以及杨氏启蒙学、算学等十几本书。
平均下来,一本的价格连五贯钱都不到。
要知道,此前世家出售的四书五经等科举用书,每一本的价格都在十几贯钱。
近期连续暴涨,价格更是提升了六倍的价格,一本书达到了几十贯,这也是让天下学子怨声载道的原因。
因为很多百姓对这个价格感觉绝望。
如今,新闻司出售的科举用书以及学习用品,价格居然比世家原先正常价格还低。
只有原来价格的1/3左右,涨价后的1/10不到。
对于读书人而言,简直就是福音,实在是太便宜了!
这个价格,按照朝廷的说法,怕是连成本都不够。
果不其然,皇帝陛下说到做到,朝廷是在赔钱印刷和售卖各种科举用书以及学习用品。
有了这一发现,无数的寒门学子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朝廷,不辜负皇帝对他们的期望。
实际上,这些书和学习用品的价格,李二陛下觉得已经高得离谱了。
因为李二陛下知道这些书的成本有多么低廉。
只是在杨帆的强硬劝说下才卖的这么贵。
为了让世家大出血,只能让前期购买到书籍的读书人损失一些钱财。
当然,杨帆也知道这些东西卖得有些贵。
大唐时期货币的购买力还是很高的,一文钱大概相当于后世的1块5左右。
一本书五贯钱,相当于六七千块钱,这绝对是天价。
这可是五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禄。
不过,在古代,读书人还真是有钱人的专利。
当然,有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一本书的成本价只有五十文钱左右。
因为原材料和人工费十分低廉,并且能够反复的利用拓板,避免了许多麻烦。
因此,即使只卖五贯左右,利润也有百倍有余。
当然,这是杨帆为了算计世家而综合考虑的。
本来杨帆还想把价格提升一些,可被李二陛下否决了。
李二陛下觉得,百倍利润已经足够了,而且是为了算计世家才这样做的。
若不然,李二陛下还想要保持绝对的公平公正,只要成本价,一点也不能沾臭铜气息。
若不是杨帆据理力争,李二陛下可能又要装逼大甩卖!
不过李二也清楚,世家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也才定了现在的价格。
他猜得不错!
此时几大世家又一次聚在了一起,面前还放着各式各样的学习用品以及科举用书。
崔永辉拿起装订得精美绝伦的各种书籍,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五贯钱一本的书籍!
在大家印象中,五贯钱的书籍,一定是粗制滥造、质量极差。
然而把书籍购买回来,这才发现,这一套书籍,竟然精美无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