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朝鲜战区(五)(第 3/4 页)
3、连年征战,国库已经空虚。
4、薛大老板是个神通广大的人,通过运作赈灾款,一分钱进去两分钱出来。
5、先“救”官员,才能救灾民。
与虚拟出来的和珅大人的看法不同,清官大老爷的思维局限在于,他所默认的前提是皇帝圣明、国库充裕,唯一坏的是眼中只有金钱的贪官。因此当得知国库已经空虚(这是最关键的信息)的时候,清官大老爷就已经无法再用自己的思路往下想了。因为面对一个无法避免的腐败体系,再想下去就不是清官,而是黄巢、朱元璋、李自成了。
然而司马江并不清楚陈韶所说的‘对不起部队’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只能继续试探陈韶的想法。
陈韶并没有想隐瞒什么。“司令,我觉得我们现在对部队的要求,已经超出了部队的能力。大家都是人,灾民们现在身体在恢复,就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感觉比以前敏锐的多。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可比之前没有接受赈济时候要敏锐的多。这种时候,会心生恶意。”
司马江呆住了。大周朝鲜战区司令大人是以为陈韶要干出些官场的行为,怎么听着听着就变成了军校高级班里头的心理学内容了呢?
正不知该说啥,陈韶咬着嘴唇,看得出,他试图下很大的决心。却没办法下定决心。
就这么等了一阵,陈韶说道:“司令,你觉得朝廷这次救灾,是不想出事,还是想让灾民们能够感受到大周的善意。”
司马江被问住了。如果是按照司马江个人的心思,这次救灾能够让人不饿死就行。难道这不是最大的善意么?
但是陈韶的话的确给了司马江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想了一阵,司马江答道:“虽然朝廷给了许多粮食,我还真不知道够不够每个人都能熬过这个冬天。若是饥民们熬不过去,到时候责任归谁。如果咱们向朝廷要的更多,总是会面对各种非议吧。”
陈韶点点头,“我们当臣子的,当为朝廷分忧。我的计划是这样,首先,请朝廷尽可能邀请各国记者,也抓紧向欧洲传递消息,尽可能在欧洲报纸上刊登关于日本暴行,尤其是掠夺朝鲜粮食的新闻。这里面重点要强调,日本自己缺乏粮食,到了朝鲜后疯狂掠夺粮食……”
很快,报告就送到了燕京。宋岚上将看到了报告抄本,忍不住苦笑起来。陈韶这家伙的脑子也真的是奇怪,建议中竟然把‘舆论战’也包含其中。
对日舆论战的手段放到现在,在欧洲能有共鸣么?
而且陈韶这家伙还夹枪带棒,把这次朝鲜面对的饥荒与爱尔兰大饥荒相比。
爱尔兰大饥荒,俗称马铃薯饥荒,(failureofthepotatocrop)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0年间的饥荒。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