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11章 新世纪经济危机(四)(第 3/4 页)

    然而1870新政针对土地的政策并非只有这点。根据持有土地的数量,朝廷进行了增量提高税率的手段。

    人均五亩的土地,不收税。人均土地超出五亩的部分,税收快速提升。人均拥有土地超过20亩的,就到了收十成地租都收不回来税金的地步。这无疑是逼着地主卖地。土地价格随之暴跌。

    可即便如此,市面上依旧有巨量土地无人购买。因为1870新政中规定,凡是买地,却雇佣佃农耕种的,税收高上天际。购买土地而不耕种,就触犯了土地法之中变更土地用途的法令,国家直接没收土地。

    在城里挣到钱的家伙,想买块地当资产。他们的想法被彻底击碎。只有少数想回农村的人才真的买了地,回乡当了农民。

    当地价暴跌的时候,国家出手购买了大量土地。把这些土地租给无地农民耕种。还通过土地交换等手段,配合了大量水利工程,将大量烂地变成了水浇地。那些通过交换土地,拥有成片土地的自耕农们也得到了收益。

    以前的佃农因为从国家拿到了土地,哪怕土地不是他们的,也得到了土地使用权。直接导致没人租地主士绅的土地耕种。

    地主士绅们生活的方式从来不是亲自种田,而是收租。没有了佃户,地主们纷纷打官司,要求佃农维持他们的承诺,继续租地主士绅的土地。

    此时司法体系正好因为陈馨婷继承权的案子,大法官们被皇帝清洗了一遍。换上的都是服从当今圣上的大法官。

    针对士绅们的要求,大周司法体系的判决简单明快,“租土地或者不租地,是大周人民的权利。凡是强迫别人租自家土地的,视为非法拘役奴工。发起人有罪。”

    一连串的打击到这里达到了最高峰。当地主士绅连抢男霸女都无法做到的时候,他们曾经拥有的权力轰然倒塌。

    那些吆喝着要坚持传统的旧士绅,现在是真的‘耕读传家’。他们只能亲自耕种,土里刨食。在完成沉重的农业劳动之后,还有没有力气读书。早就摆脱了农村的赵家心知肚明。

    这么多年来,家里读书的孩子,怎么可能真的下地。想把书读好,脱离农业生产是唯一途径。

    之后的二十余年,大周又从交趾与北扶桑洲的青丘等地大量购买粮食。一举把粮价打低。

    当城市人群收入逐渐超过农村的时候,大量农民开始尽力让子弟前来城市讨生活,或者迁移到朝廷大力开发的青丘与方丈洲。

    现在赚钱的早不是土地,而是基于农业生产的经营。扶桑洲有大片适合养羊的土地,棉花种植也普及开来。羊毛与棉花已经逐渐成了扶桑洲的支柱产业,那里每年都到缺地的地区大量招人。

    连福建这种人多地少的地区,都因为大量移民出现地价暴跌,抛荒严重的问题。就别说江南这种地方。土地虽然不便宜,真正值钱的早就是耕种土地的人。

    总之,1870年新政就如压路机一样,碾碎了旧有的乡村模式。让无地的农民终于过上了好日子。然而将近30年的时光之后,这些农民发现,他们或许不会挨饿。但是只靠种地,却永远无法摆脱穷困。而且乡村这种地方,相对城市本就贫困。近30年来形成的乡村稳定局面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出现瓦解崩溃的局面。

    当然,赵本华并没有能力总结出这些。身为上海金融圈子里的人,赵本华是参加各种大学的研讨会的时候,听一批研究这些内容的教授们讲述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甜妻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你比北京美丽 猫咪的玫瑰 小蘑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