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到(第 3/4 页)
幸好有崔嬷嬷在旁提醒着,李妍才没出错漏,不过这样一一招架下来,李妍已经有些晕头转向,因为才刚起身招呼客人,之后又要在旁跪着烧纸钱,待有人进来了,她又得起身,之后再跪下。如此反复,李妍感觉自己有些撑不住了。
就在她累得渐渐体力不支之时,见纪姨娘由迎儿和巧儿搀扶着过来了。纪姨娘来到李妍身边,向她行了个礼,然后在她的下方跪下了,与宋姨娘并在一起。
李妍见纪姨娘脸色苍白,问道:“妹妹昨日晕倒,今日才刚好了些就来跪着,不知能否撑得住?”
纪姨娘先是朝太夫人画像的方向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哽咽地答道:“多谢夫人关怀,只要能让太夫人走得安心一些,妾身宁肯糟践自己的身子,也要硬撑住。”
李妍回道:“你昨日惊闻噩耗当场晕了过去,太夫人恐怕是真的不能安心,她突然撒手人寰,并不希望后辈因她而伤身子的,你不必强撑着勉强自己。”
纪姨娘噎住了,正在寻思如何应对此话,却听得外面一声鸭嗓音,“皇上驾到!”
皇上闻太夫人突亡,便没有上朝,而是找个借口命人将张太医关了起来,因为张太医半个月前来为太夫人看过病,却未将太夫人的病情向他禀报。他作为皇上,竟然被人蒙蔽,以至于让纪姨娘不合时宜地怀了孕,他岂能不勃然大怒?
他在后宫胡乱发了一通火,吓得各位嫔妃跪成一片,之后他才来祭拜太夫人。太夫人叶氏乃老国公的遗孀,又是宰相兼安乐侯的母亲,皇上是必定要来的,徐澄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徐澄领着一家老小掉转身子,朝门外跪着。院子里的下人们更是把头挨在地上,他们虽不敢抬头看皇上巍峨的仪仗,但是那种威严的气势他们还是能感受得到的,有些胆小的奴才还浑身抖了起来,如筛糠一般。
“平身。”皇上低吟了一句,然后径直走进灵堂。他进来时首先不是寻徐澄的身影,而是看纪姨娘跪在哪儿。
纪姨娘听说皇上来了,微微抬头,向门口瞧去。皇上寻着了纪姨娘的身影,也只不过是朝她扫了一眼而已,然后来到徐澄身边,扶他而起,紧握着他的手,劝他节哀。
皇上在为太夫人上香时,大家都得磕头。皇上的贴身太监贾公公趁大家都在磕头之时从纪姨娘身边走过,迅速往她手里塞一个东西。
纪姨娘先是一滞,然后惊喜地将那个东西塞进了袖子里,她猜测皇上一定是已经有了好计策,她不久就能进皇宫了!
皇上连上三束香,完毕后徐澄便带着皇上去前面的正堂了。君臣二人在正堂里叙了些话,其实也就是皇上劝徐澄保重身子不要过于悲伤,也不必为朝中之事操心,只需安心料理太夫人的丧事即可。然后就是徐澄一而再、再而三地感谢皇上的关怀,皇上能亲自登门本来就是皇恩浩荡,他徐澄不谢可不行。
皇上走后,已临至午时,李妍总算能回锦绣院了。用过午膳后,李妍在暖炕上躺一会儿,崔嬷嬷坐在旁边打盹。
李妍昏昏欲睡,忽然惊觉一事,向崔嬷嬷问道:“纪姨娘这几日都是迎儿近身伺候,以前不是张春家的么?”
崔嬷嬷揉了揉眼睛说:“张春家的今儿个在翠松院还跪在一边跟我小声埋怨呢,说纪姨娘这两日根本不愿瞧她一眼,也不支使她干活,昨日午时还把本该是她的份例钱给了迎儿,之后又说待太夫人的头七一过,纪姨娘就会打发她出秋水阁,随夫人怎么安排她。依我看,纪姨娘笼络老爷身边的陈豪,肯定是因老爷不去秋水阁,纪姨娘便对老爷起了恨意,才寻思着打探老爷的事,说不定哪日她还会出卖老爷呢。”
李妍也不好把自己猜测皇上与纪姨娘的事说出来,她稍稍凝神,心生一个主意,说:“既然张春家的还能在秋水阁呆几日,你就让她多留意纪姨娘和迎儿。但凡是为老爷好,咱们都应当多费些心思,你跟张春家的说,待她出了秋水阁,我定会给她安排个好差事,如此她才会更加上心。”
崔嬷嬷点头,“还是夫人虑事周全,下午我就去把此话转给张春家的。唉,老爷有着一妻三妾,个个身出名门,个个姿貌不凡,章玉柳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生幺蛾子,她才被发配,纪姨娘又开始心怀鬼胎了,真是没个安生的!京城里男人们都羡慕老爷有此等艳福,可是也只有夫人一人是待老爷全心全意的,毫无半点私心。以前老爷似乎也不懂得夫人的心,对你虽比妾室要厚待一些,可也总是热乎不起来。但近些日子老爷似乎对夫人上了心,虽然只是每日来锦绣院用晚膳,但他那种眼神与举止,跟以前不太一样。”
“如何不一样?”李妍追问。
“就是……就是不一样,我也说不好。以前老爷即便是歇在夫人这里,那眼神也是淡淡的,说话极少。而近些日子,夫人不觉得老爷与你说的话比以前多了么?”
李妍根本没法比较,她哪里知道徐澄和李念云以前相处的日常之事,她微微带笑,点头道:“好像……是要多一些,或许是老爷也明白了谁对他最为真心罢。”
其实李妍仍觉得他们之间说话极少。如此说来,徐澄以前与李念云之间的交流那更是少之又少了。
崔嬷嬷喜色道:“老爷终于明白夫人的心意了,而且以后再没有太夫人为难夫人了,将来这日子定能过好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