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22章 龙之九子(第 1/2 页)

    巫族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准备吞并龙族,不过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最主要还是之前巫妖一战,巫族损失太大,虽是成为了洪荒大地之主,但是也有很多散修不服,更有诸多小势力,一直明目张胆的对抗,导致巫族根本不能顺利掌控洪荒大地,这令巫族势力缩水了不少,可以说,不是忌惮盘古真身,或许洪荒众势力会联合起来,灭了巫族。

    四海之广,几倍陆地,其中生灵之多,万万千,不可计数,单单是东海中,水族生灵就不下百亿,而且多是些身躯庞大,实力雄厚的,可以这么说,同级的存在,海洋中的生灵比之陆地上的生灵始终要强上几分,归根结底也正是因为,海中生灵的身躯太过庞大,陆地上,有个百丈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可放在四海中,百丈根本不算什么,千丈也很普遍,不乏很多万丈巨兽海怪。

    烛九阴安排下,巫族扩散洪荒四大部洲,强行收服聚拢生灵修士,他也不求忠心,在他看来,这些也只是炮灰而已,为了抵抗水族巨量的生灵之用,当然,为了防止这些临时纠结的附属大军临阵反叛,每一个生灵都必须使用巫咒秘法控制住。

    一番准备下,巫族也有了附属大军一千万左右了,这时候十二祖巫都感觉到足以吞并东海了,他们也没有了继续的耐心,准备付诸实施,不过如今又有一个困扰,他们还缺少一个借口,龙族不同于以前灭亡在巫族手中的那些小种族,可是当今洪荒的第三大族,非同小可,虽说巫族之心,人人皆知,可形势上,也必须有个借口理由,否则影响很大。

    龙族实力多靠海洋,一旦离开了海,上了陆地,实力也是大为缩水的,而且也没有高手,唯一的准圣不过是龙母一人,这样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指望他们先出手是不可能的,这段时间中,巫族在整军备战,而龙族也是拼命的收缩防线,游离各处的龙之九子也全部召集回了,局势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即使准圣巅峰的龙母,也是忐忑的很,她虽自负,十二祖巫也没怎么看在眼里,自忖独自一人,最少对付五个以上祖巫都不是问题,可如今十二祖巫一起出动,还有压箱底的盘古真身,她也没有了自信了。

    眼下,龙族唯一的指望也正是龙之九子,龙之九子乃是上古祖龙衍化而出,皆神通广大,尤其他们组合一起,还能布置九霄神龙大阵,威力无穷。

    龙之九子:长子囚牛,喜音乐,立于琴头。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次子睚眦,龙首豺身,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杀好斗,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俗语说: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睚眦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恶的化身。

    三子嘲风,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四子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旦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五子狻猊,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五仙门 叩问仙道 玄鉴仙族 过河卒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武圣! 魔门败类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逆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卧虎藏龙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不朽凡人 大夏文圣 志怪书 阵问长生 仙父 神话之后 仙逆 山河志异 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