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章 萧岿枉死(第 3/4 页)

    其实丧葬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从远古时代到现在,每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丧葬礼仪,地域民族不同,丧葬礼仪也不同。

    在古代王朝中,丧葬礼仪更多体现是一种孝道的礼仪,是生者对逝者礼节,于是形成一种礼节制度及道德上的规范。

    我们从历代王朝古墓中,就能看到古代先人在丧葬礼仪上的重视程度,这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生命的礼仪,也是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丧葬礼仪虽然有所简化,但中国元素依然保留,这既是善待逝者,也是抚慰生者。

    我国古代丧葬礼仪源于《周礼》,历代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内容及礼仪方式并没有改变。

    魏晋社会动荡以后,我国古代迎来了一个很长的稳定繁荣期,后来进入隋唐时代,四百多年社会混乱的局面已基本结束。

    唐朝初年,李世民文治武功很厉害,也是一个极力构建法治与礼制的皇帝。

    比如《唐律》,在礼制方面制定了《贞观新礼》,唐玄宗后来还增加了一个《大唐开元礼》,唐朝制定的这些礼仪中就包括丧葬礼仪。把丧葬礼仪上升到王朝用制度来规定,可见我国古代对丧葬礼仪的重视。

    唐朝灭亡进入五胡乱华时代,虽然中国处于各个政权割据,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不堪,一些书籍丢失或者损毁,关于古代祭祀礼仪在此期间有过停顿。

    但宋朝建立后,此朝代在经济文化上高度发达,而且对待文官相当宽容,因此宋朝整理出很多典籍古书,这一点值得肯定。

    比如《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全唐文》等书籍编辑完成,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出了一代儒学大师朱熹。

    朱熹的理学中有许多关于丧葬方面的论述及规范,这些都记录在《朱子家礼》中。

    《朱子家礼》涵盖的内容很广泛,而且在南宋时期推广也最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此书分为《通礼》、《冠礼》、《昏礼》、《丧礼》、《祭礼》五卷。

    既包括人们日常生活,又有人们生老病死。朱熹的书,也为后来明清两朝广泛推崇,成为后来民众礼制尊崇的依据。

    元朝时虽然进行了广泛的汉化,但元朝皇家的丧葬并没有遵循南宋留下的礼制,这是元朝蒙人自己的风俗。

    明朝在祭祀斋戒中,斋戒者祭祀天地、祖先及其他神明前数日(通常是三日)在停止食用荤食(用蒜、韭、葱等香辛料烹制的菜肴,并非禁止吃肉),停止饮酒,停止性生活。

    不仅如此,还对斋戒者的行为规则做出了规范:“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

    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即到专门的斋戒住宿场所居住),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音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

    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此风俗在华人圈中还有所保留。

    朱熹在《朱子家礼》中把丧葬分成若干步骤,仅安葬之前就有初终(病人一断气称作初终)、沐浴、袭、奠、为位、饭含、灵座、魂吊、铭旌、小敛、大殓、成服、朝夕哭奠、上食、吊、奠、赙、闻丧、奔丧等步骤,这些步骤需要规定的天数完成。

    按照皇家丧葬的礼来看,主要有十八个步骤:

    初终:病危的人断气后叫“初终”,此时人要在正室、正寝内。

    复:这是为死者招魂的一种仪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末日走私商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沉溺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革清 秘密部队之龙焱 燕归巢 世子妃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乱清 我在民国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