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承负(第 4/4 页)
费景庭如今的状况,肉身半道体化,身子轻盈,感觉反复一步踏出便会破开周遭无处不在的虚无界缝隙一般。
可每当他心生此等念头,便会总觉得有些东西羁绊着自己,不放自己离去。这又是什么道理?
莫非是因着自己的搅动,改变了不少历史,沾染了因果?
房门敞开,却是察觉到费景庭醒来的张乐瑶走了进来。
“如何了?”
费景庭笑道:“很好,再来一次就能成就道体。”
“那就好,”张乐瑶笑了下,察觉到费景庭若有所思,便问道:“夫君可是有什么困惑?”
“额……还真有。”费景庭组织了下言语,说道:“乐瑶,道门讲因果吗?”
“因果?那是佛门才有的说法,道门不讲究这个。”顿了顿,张乐瑶话锋一转:“不过,道门却讲究承负。”
“承负?”
这还真不怪费景庭孤陋寡闻,道门道藏万千,修行者不可能阅尽道藏。
张乐瑶坐在费景庭身边,便讲述道:“承负,前承后负。此论出自太平经,太平经又是从易经得来的说法。”
太平经有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五代的时候冯道的诗《天道》,便点出了承负的道理: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此论说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作恶后人倒霉。
修行之人只修今生,不修来世,更不考虑荫蒙子孙。却也有承付,是为承恩负情。
说的是飞升之前,要将此前承的恩,负的情都偿还了,这才会轻身飘然而去。
所以正道修行,但凡是想要飞升登仙的,或避世隐居,或行善积德。
听了张乐瑶讲述,费景庭眉头紧锁,心中释然。原来那牵连的羁绊,是要自己偿还此前积欠的承恩负情。
想想也的确有道理。全真避世修行,正一虽然入世,为的却是斩妖除魔,不沾染人世间的恩怨情仇。如此,既行了善,也免了承负。
还有剑仙一脉,干脆就不食人间烟火,离群索居,想找都找不到。
可恨当日自己修行浅薄,不知此中道理。只以为修行只是积攒真气,攀升境界,行事恣意,沾染了不少恩情。
哎,当务之急倒是不急着肉身修成道体了,还是赶紧偿还恩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