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回家(第 2/4 页)
“行了行了,你妈净吹牛。今天这羊肉不是你妈买的,是你李叔叔买的。媳妇,赶紧把肉收拾收拾炒了,今天晚上我和李老弟好好喝两杯。”
一旁,李奉献挥了挥手,催促了一句。
看着李小阳和祖美兰开心的样子,李阳摇了摇头,道:“别了,嫂子难得回来这么早,就让他和小阳亲近一会吧。孜然肉片我也会炒,我来。”
见李阳挽起袖子就要去厨房,祖美兰当即就放下了怀中的李小阳。
“这可不行!哪有让客人下厨的道理?”
“什么客人不客人的?都是......”李阳本来想说一家人,但是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只能笑着改口道:“东西院住着,远亲不如近邻,都不是外人。”
“唉!”听到他这么说,李奉献眼珠子一瞪:“小李没这么说我还真忘了,咱儿子叫李阳,小李也叫李阳。现在又住东西院邻居,你说这是不是就叫做缘分?对了,刚才小李还说你像他一个姐姐来着,你说.....这事儿多巧?”
听李奉献说完,祖美兰也眨了眨眼睛,将李阳从头到脚仔细的打量了一遍。
“嘶......”越看,她的表情越纠结:“唉你不说我也没注意,你看看小李,怎么细一打量,跟咱家小阳这眉眼这么像呢?”
她这一说,包括李太山老爷子和邹云在内的一家人,就都凑到了李阳的面前。
“嗯!是有点像!”
看动物园里猩猩似的看了半天,李太山老爷子才重重的点了点头。
被一家人打量的浑身不自在,李阳赶紧转移话题:“其实我刚搬过来的时候看到小阳这孩子也觉得熟悉,可惜我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不知道自己的家事。不然好好的推敲推敲族谱,没准咱们两家还沾亲带故呢。”
这话放在二十多年之后,没人会当真。
经历了90年代农村人口并入乡镇,乡镇人口流入一二线城市,全国的宗族关系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可是在当下,一个地区的同姓宗族,还真就不少。两个同姓的陌生人各自拿出族谱对对,说不准祖上哪个环节就纠缠到一起。
李阳说的这种情况,可能性还真就挺高。
这一下,全家人看李阳的眼神可就又热切了两分。
而害怕露出破绽的李阳,则是趁着一家人研究上几代的长相问题时,钻进了厨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