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基,你被捕了(第 3/4 页)
刘伯温除了这么安慰自己,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他并没有等到福寿,这位御史大夫没来上工,刘伯温也打听不出原因。
或许是福寿自己知道丢人,读书人要讲究气节,他又是大元朝的高官,士可杀不可辱,他宁死不从!
诚如是,还值得让人钦佩一下。
刘基不知道福寿干什么去了,事实上福寿作为御史大夫,文化水平还不错,被张希孟叫去,参与判卷了。
同去的还有也先帖木儿等人。
他们一起全心全意,替朱家军选拔人才,然后再让这帮人去推翻元朝,很凑巧,刘基也参加了这场考试。
这事情简直戏剧效果拉满,越想越有趣。
也幸好刘基不知道,否则他或许会直接落荒而逃,毕竟这金陵城太可怕了。
可即便如此,也够让刘基凌乱的。
他看过了俘虏劳作之后,就顺道去了秦淮河,反正不管顺不顺道,文化人来了,那都是顺路,不然说刻意过来,多没面子啊!
很可惜的是,刘伯温又吃了一个闭门羹。秦淮河的画舫停了,青楼关门了……稍微一打听,倒不是朱家军查封了青楼。
而是在朱一斗被杀之后,很多画舫都是朱家的产业,许多姑娘们都是被朱家人弄来的。她们终于联合起来,向应天府递上了状子。
这些姑娘们请求给她们平反,还她们自由之身。
有谁愿意干这种脏活……还不是被朱一斗和他的爪牙,威逼利诱,落到了地狱里面。大家伙以泪洗面,每年都有多少个姐妹不是被折磨死,就是得病死了。
恳请大元帅,给大家伙做主,也学着扬州那边,封锁了所有青楼画舫。
这份状子已经递到了老朱面前,另外还有不少女子递上了血书。
朱元璋已经受理了,正在商讨,要怎么解决这些女子的事情。
扬州的经验已经出来了,直接查封,固然干净利落,大快人心。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很麻烦。
这个麻烦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让青楼的女孩子回家,有不少父母是不愿意接受的,而且即便父母接受,周围人也会指指点点,没法抬起头做人,整日依旧以泪洗面。
第二,有不少女孩子已经习惯了赚容易的钱,让她们做针织女红,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她们也不愿意。甚至有的女孩勾引朱家军的士兵,想要给自己找个出路,面对此情此景,朱家军这边也比较为难。
想做点好事,就这么难?
甚至有人干脆抱怨,既然她们不识好歹,那就别管了,继续开青楼,糟蹋她们就是了。
消息传到了朱元璋这里,很显然,有人已经开始含沙射影,抱怨张希孟了,毕竟这是他弄出来的。
对于这事,张希孟倒也坦然,要是那么容易解决,不是早就有人干了,何至于绵延千年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