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帅(第 3/4 页)
自从掌握了厨房之后,李贞是一心丰富将士的餐桌。
如何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李贞发现军中有豆浆喝之后,立刻就来了主意。
他四处采购黄豆,豆浆,豆腐,千张,豆干,甚至连素鸡都弄出来了。
剩下的豆腐渣又是顶好的饲料,李贞用菜金买了几十头小猪养着,等过年的时候,杀猪吃肉。
还有,小老头带着大家伙建鸡舍,挖鱼塘,在军营周围种菜,下河挖莲藕,上山采蘑菇……总而言之,李贞竭尽全力,让士兵吃得好,吃得饱!
张希孟都觉得他上辈子或许是仓鼠成精,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强烈的收集癖!
各种山野菜,吃叶的,吃茎的,吃根的,分门别类,一丝不乱,有的晒干了存起来,有的腌成咸菜。
自从李贞到来之后,餐桌上的咸菜种类明显上去了,大家伙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姐夫当年可是一身的好厨艺,乡下每逢婚丧大事,都请他过去掌勺,张罗席面。咱那时候最愿意跟着姐夫去,不光能饱餐一顿,主人家不愿意要的东西,还能带回来点,一家人就能美美吃一顿……”老朱憧憬着少年岁月,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很是向往。
张希孟翻了翻白眼,那是别人不要的吗?
搞不好是偷来的知道吗?
很显然,张希孟不敢揭穿老朱。
而且在极度的生存压力之下,真的不能太奢求什么。
“主公,咱们收缴的浮财和粮食,足够撑到夏粮丰收,有这一季粮食撑着,咱们就不用担心挨饿了。情况只会越来越好,老百姓也会吃饱穿暖,蒸蒸日上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咱是真想把滁州经营好了,这就是咱们的根啊!”
老朱发出了如是感叹,却不是无病呻吟。
因为没有稳固根据地的后果,一再出现。
最新的例子就是彭早住!
想当初他跟父亲彭大逃到了濠州,靠着郭子兴庇护,寄人篱下。
好容易击败了贾鲁,彭大何等意气风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