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 2/4 页)

    而且给普通士兵文房四宝,学习认字,又到处大兴教化,建立学堂,怎么看都不现实,这要多大的手笔啊?

    张希孟看出他们的疑惑,他只是淡淡一笑,不做更多解释。

    风口来了,机会给你们了,抓不住又能怪谁?

    其实像张希孟这么搞,不培养人才,是绝对行不通的。

    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必须要成百上千,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几百万……甚至要把全国的识字人数提高到千万级别。

    没有庞大的识字群体,哪来那么多的官吏可用?

    不说别的,均分田亩,核定税赋,还有征收商税……哪一样不需要大量的人。

    历史上老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占据一地,然后征召当地贤良,授予官职,管理地方。

    像刘伯温等人,就是他打到了浙江地区,这帮人才投降的。

    早期的这帮文官,还真是牧守一方的典型,一旦在某地为官,下面的书吏都是他们自己挑选的,也都听他们自己的。

    老朱就算有天大的精力,也没法微操到县衙门的用人……而这些人又往往随着主子,鸡犬升天,占据关键位置。

    不光武将一呼百应,早期的文官也有这个本事……空印案,郭桓案,之所以会牵连那么多,砍的就是这些爪牙,斩草必除根,这就是老朱的风格。

    有人会觉得朱元璋残忍,有人觉得痛快。但不管怎么说,老朱不是疯子,他做事都是有自己的考量。

    张希孟给了老朱另一种选择,那就是不遗余力,培养自己的人才,成千上万培养,在军中,在民间。

    借着均田的机会,争取让更多的农家子弟入学,读书入仕,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

    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是单纯分田,不动员百姓,不教化人才……等过了几十年,均田维持不住了,苦心经营的一切都会崩溃的,到了最后,甚至没人替你说话,种种正确的政策,也会被泼上无数的脏水,黑白不分,是非混淆,明朝历史,那么多的争议,就是源于此。

    话语权太重要了!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跟张希孟是高度一致的,老朱读了这几年书,连诗都会写了,那水平也提升极快。

    “真没有想到,拿下了宣城,还掌握了笔墨纸砚之乡,从此教化士卒百姓,就方便多了。”

    张希孟一笑,“主公所言极是……其实还有一件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什么事?”

    “宝钞!”

    老朱还是怔了怔,他对货币这块,还是有些迟钝的,但是想了想之后,也明白过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万历明君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沉溺 全唐诗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世子妃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