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郑韵寒的想法(第 4/4 页)
在将金银捐给朝廷之后,可以将诗集多多投递出去,等着科举证明自己。
若是自己有了正经的科举出身,再加上献银的功劳,那他的前途基本上是一片光明了。
当然了,这样一来,就算是跟蜀王与太子走的近,别人也不会说他仅仅是因为这两位殿下才得以重用。
到时候,自然是两位殿下慧眼识才,重用人才。
他也算是为了李恪和李承乾的名声着想。
若是他的才华展露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自然也就不必担心有人会从他入手,抹黑两位殿下了。
说到就做。
郑韵寒叫人将那些金银全部装好,他还叫了酒楼的掌柜,南衙禁卫兵郎将一起来做个见证,将之前拍卖的数目一一对比过。
因为拍卖会都是有记录的。
不仅是那些说书的、写书的、文人之类的记录,还有账目的记录。
账目是由一个他信得过的人来做的。
他好歹也算是有几个朋友,不算是太失败。
而且他自己亲自主持的拍卖会,记忆犹新,自然还记得每一次拍卖成交的价格。
在数目对比过没有错之后,他便先将酒楼的钱给结清了,还给了南衙禁卫兵一笔钱,算是感谢他们前来辛苦一趟。
那些说书的、写书的、文人之类的,就只给了定金。
剩下的就要在他们的成品出来之后,真正的做到了他们约定好的事情,郑韵寒才会结清剩下的。
若是现在结清了,这些人赖账不做了,那郑韵寒不是白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