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准备春闱(第 4/4 页)
“启禀皇上,今年春闱即将开始,不知皇上要如何安排?还是依照旧例?”
现在春闱大多是由礼部侍郎主持,所以作为礼部尚书,虞世南才会站出来询问。
“此事便依旧由礼部侍郎主持。”
礼部侍郎令狐德出列:“臣,遵旨。”
“科举选才乃是国之大事,不得疏忽。须得防范营私舞弊。此事不能出岔子,你可明白?”
李二敲打了一下令狐德。
令狐德心神一凛:“是!臣一定竭尽所能,定当办好此事。”
李承乾想起,此时科举可不是那种什么乡试县试府试,然后再春闱秋闱殿试,一步步考出来的。
这时候全国性的就一个春闱,其实也是礼部试,也可叫做省试,这个省,指的是尚书省。
参加考试的人有三种,一种是生徒,就是京师以及各州县的学馆的学生。
一种是举人,就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
这种州县考试叫做解试。
一种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
实际上,参加春闱的都只有生徒和乡贡的举人。
皇帝一般很少会亲自选中人来参加考试。
李承乾想起这一点,是因为,唐朝的时候,这些人来考试,不想以后明清那时候一样的。
现在考生是要把自己的作品投递给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以获得声誉,向主考官推荐自己,也就是“行卷”。
还有举子直接向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省卷”,又称“公卷”,供官员参考。
唐朝很多有名的文人骚客,都经历过这样的活动。
清廉正直的,那就是真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全面的了解那些举人、生徒,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