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学习(第 3/4 页)
那他为李承乾准备的那么多有才学的先生,还有什么用处?
他的心意岂不是白费了?
“话不是这么说的。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无止境。不管你是成人了,还是到了而立,甚至是到了年迈之时,也都需要学习的。”
李二顺着李承乾的话,开始劝诫。
“学习一时,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是没有用的。总要有名师指点,才能够更有进益。那些大儒都是满腹才华,你跟着他们学,才能学到更多更好。”
“自己一个人学习,怕会学歪了,移了性情。之前那两位先生还夸了你,说你十分有天赋,不想耽误了你,已经改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了。你跟着他们学,定然就不一样了。”
这也是真事。
因为之前一起出宫,陆德明和孔颖达都是亲眼看到李承乾的表现的。
他们觉得李承乾的确没有因为不去找他们学习就荒废了。
而且他们还发现了李承乾绝佳的作诗天赋。
他们也不想耽误了李承乾,又觉得李承乾不想学习,火族是他们当时的教导方式,不那么适合李承乾这个“天纵之才”。
他们已经反思过了,也更改了自己对太子的看法,更是重新制定了教学的方法。
他们承认李承乾的确是有天赋。
但再是天纵之才,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身。
不然的话,那通身的天赋才华,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
他们觉得李春秋还是需要继续学习的。
更何况,李承乾以后可不是做一个诗人就可以了的。
她有诗才也没用,还是需要多学一些治国之道。
毕竟,李承乾是太子,李二现在也没有什么废太子的心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