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近20000字超级大章)(第 4/4 页)

    可惜慧言法师做不到。

    所以这一切只能是奢望。

    但是这或多或少也是一件好事吧。

    毕竟人在失去痛苦的感觉之后在战场之上会变得无比的勇敢。

    虽然他们受伤还是会死,但只要不是被直接砍掉脑袋或者捅穿心脏,还是能够持续性的作战的。

    在他们的血液流干之前,他们都会彻底的战斗下去。

    这对于大周的军力已经是极大的提升了。

    “陛下以为如何?”

    见显隆帝在仔细的考虑沉思,慧言法师上前一步催问道。

    “可。”

    显隆帝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这个方案确实可行。

    “这件事就劳烦圣僧去做了,需要什么样的人,朕都可以找来。死囚,暴徒,贼子...”

    显隆帝能够想到的恶人有限,但他知道慧言法师一定有本事将最恶毒的人挑选出来,然后将恶魂种入他们的躯壳。

    “好,贫僧不会让陛下失望的...还有一点,陛下可曾想过如何让书院为我们而战?”

    慧言法师不提书院还好,他一提到书院,显隆帝的老脸一瞬间就拉了下来。

    “法师何故要提书院呢。山长跟朝廷不是一条心的,更不会心甘情愿的替朕做事。”

    “陛下误会了。”

    慧言法师解释道:“贫僧的意思,不是叫陛下要求山长替我们做事,也不是让书院做朝廷的鹰犬。贫僧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傲气,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骨气。虽然在贫僧看来这些东西没有任何的价值。可他们确实对此很是看重。”

    慧言法师见聊得有些偏了,便在下意识的将其往回拉。

    “陛下应该知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吧?”

    见显隆帝微微点头,慧言法师便接道:“贫僧就是这个意思。或许书院对朝廷没有好感,对陛下没有感激。但如果敌军大举来袭,那些异兽侵入了他们的家园,甚至打到了书院的大门口,他们会怎么做?”

    “这...”

    显隆帝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他确实很好奇书院的弟子会怎么做。

    这些家伙不可以常理忖度之,因为他们总是会做出一些令人震惊无比的决定。

    永远不要去低估一个书院弟子的创造力,这是显隆帝近期得到的感悟。

    “大概他们也会出手的吧,他们帮的不是朝廷不是朕,帮的是他们自己。”

    显隆帝毫不犹豫的说道。

    “是的,陛下所言极是。”

    慧言法师见缝插针的拍了一记马屁道:“这些家伙很清楚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大周亡了,如果异兽和那些来自遥远世界的异族人统治了中原,他们所信奉的儒道就全被颠覆了。读书人的三纲五常,实际上是和中原王朝完美互适绑定的。他们无法完全抛开中原王朝,而去做一些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事情。”

    慧言法师的远见卓识令显隆帝叹为观止。

    他不得不承认,至少到目前为止,慧言法师的观点他都是赞同的。

    是啊,覆巢之下无完卵。

    即便是书院弟子又如何?

    他们能够跟一群牛羊坐而论道吗?

    这些异兽异族本质上和牛羊没有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一群没有开化的生物。

    若是让这些生物统治天下,读书人的儒道就会彻底亡了。

    “所以,他们会跟这些异族异兽而战,他们不是为了什么家,什么国,他们是为了儒道,是为了他们心中信仰的那束光。”

    慧言法师眯着眼睛,仔细的说道:“陛下,你相信光吗?”

    “呃...”

    这下显隆帝又懵逼了。

    慧言法师的思路实在是太跳脱了,哪怕是显隆帝很多时候也有些跟不上。

    他只能强迫自己去尽量的跟上,但大多数时候这很困难。

    “光,就是希望吗?”

    显隆帝意图把这个概念抽象化。

    “差不多吧。”

    “朕相信。”

    显隆帝顿了顿道:“人若是心中没有希望,那也太悲观了吧。朕觉得不管是什么人都该相信希望。”

    “读书人的希望就是儒道至上,就是独尊儒术。”

    慧言法师的一双眸子几乎能够射出精光。

    这何尝不是佛门的诉求呢?

    佛门也希望能够成为中原王朝的国教,受到中原王朝和其皇帝的敬重。

    这也是慧言法师此来长安的终极目的。

    “圣僧的意思是,叫朕许以重利,利用好这点?”

    显隆帝毕竟做了几十年的皇帝,整日和满朝文武斗法,心境可谓已至化境。

    慧言法师不过是递出一个话头,他就能够敏锐的捕捉到慧言法师的言外之意。

    “善。”

    “不过陛下也不用太过刻意,这些读书人一个比一个狡猾,若是陛下太过刻意,被他们看出来了那反倒是不美了。”

    慧言法师很清楚显隆帝跟浩然书院之间的过节。

    其实与其说是显隆帝和浩然书院之间的过节,倒不如说是显隆帝跟浩然书院的小弟子赵洵之间的过节。

    赵洵作为前不良人,杀死魏王之后回到长安,竟然直接入宫辞官。

    当慧言法师听到这件事之后不由得对赵洵大加赞赏。

    在他看来,赵洵是一个能够做成大事的人。

    许多事情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有些时候就是跟着心走的。

    而赵洵杀魏王,回长安,辞官,遁入书院。

    可谓是一气呵成。

    慧言法师相信赵洵此先肯定是没有经过精心筹划计划的。

    他能够这么做肯定是因为他觉得这么做是合乎情理的。

    从结果来看,这也是对赵洵最有利的选择。

    当初如果他选择了别的路,很可能结果不会像现在这么理想。

    当然,对赵洵理想意味着对显隆帝不理想。

    显隆帝肯定是将赵洵恨得压根发痒了。

    “啧啧啧,朕明白了。多谢圣僧开悟。”

    显隆帝对此是很感激的。

    因为他受到书院这个点困扰实在太久了。

    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显隆帝都会经常做噩梦。

    “陛下可以尝试分化之。都说商人重利,但是读书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陛下抛出的利益恰巧被其中一些读书人看重的话,或许他们会给陛下惊喜。”

    “嗯...”

    显隆帝这下更加想要看看结果了。

    若是书院之中可以起了内讧,最终狗咬狗一嘴毛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除了书院,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好不容易跟慧言法师促膝夜谈,显隆帝自然想要问的更加全面一些。

    在他看来慧言法师就像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一样,总能够解答显隆帝的许多疑惑。

    有了慧言法师之后,显隆帝甚至连他的左膀右臂不良帅冯昊、内侍监郑介都不想召见了。

    “再就是道门了。”

    慧言法师终究还是提到了道门。

    他故意把道门放在最后提及,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有意为之。

    这样可以消解掉显隆帝的疑虑。

    慧言法师很清楚显隆帝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

    如果他一上来就诉说道门的坏处,诉说道门的不是,那么结果很可能是显隆帝反而对他起了疑心。

    一旦显隆帝对他起了疑心,慧言法师之后的许多布置就都无效了。

    他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慧言法师刻意把道门放到了最后,而且是用一种毫不在意的语气提及。

    他越是如此,显隆帝反而越是看重。

    “圣僧快仔细说说。”

    其实比起书院,显隆帝更恨的是道门。

    比起山长,显隆帝更失望的是袁天罡。

    道理嘛也很简单。

    自始至终书院都没有臣服于朝廷,山长也没有答应过显隆帝入朝为官。

    也就是说浩然书院只是恰巧建在了长安,仅此而已。

    书院并没有食朝廷的俸禄,更没有得到显隆帝的多少恩惠。山长一直以来也是以一个隐士高人的身份自居的。

    这种情况下,书院不服从朝廷调令,不听显隆帝的圣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道门就不一样了。

    千百年来道门一直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推崇。

    那套垂拱而治,无为而治的理念也被许多君王所赞许。

    远的不说,就说大周朝,能够吸引那么多的道士来到长安定居,立观自然是因为国策方面的导向。

    大周对于道士是很优待的。

    这种优待直接体现在吃穿用度上。

    至于袁天罡,显隆帝更是将他宠上了天,不但授予他大周国师的称号,还让他入朝为官做钦天监的监正。

    钦天监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观测天象,观测王朝气运的神圣场所。

    袁天罡若是不接这个茬不做这个官倒也罢了。偏偏袁天罡答应做官了。

    答应做官那你就好好做吧。

    既然吃的是皇粮,自然理所当然要认真做事。

    可是袁天罡是怎么做的?

    除了日常监测一番天象,袁天罡几乎没有做什么正事。

    在显隆帝需要袁天罡挺身而出的时候,在需要他联络山长的时候袁天罡都选择了闭关不出。

    这种缩头乌龟的行径另显隆帝觉得不耻。

    更可恨的是,袁天罡每每还能找出一些道貌岸然的理由,让显隆帝一时间还挑不出错来。

    显隆帝确实拿袁天罡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只要是袁天罡的超品大宗师的身份过于扎眼。

    显隆帝可不想在得罪了山长之后,把袁天罡也得得罪了。

    要是长安城两位大宗师都成了显隆帝的仇人,那显隆帝怕就真的是睡不着觉了。

    仅仅靠郑介一人,是不足以对抗山长和袁天罡两位大宗师的。

    但是如今慧言法师来了。

    这位来自西域佛门的金刚大宗师境界并不在山长和袁天罡之下。

    若是慧言法师和郑介联手能否敌得过山长加上袁天罡?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在显隆帝的脑海中闪过那么一瞬。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显隆帝是不会做出这种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事情的。

    哪怕双方战力真的相当,那打起来也是两败俱伤啊。

    岂不是叫异族和异兽渔翁得利?

    现在最理想的情况是书院内乱,山长袖手旁观,袁天罡站在朝廷这边。

    这样的话,显隆帝觉得局势就很稳了。

    “在贫僧看来,陛下需要引入另一个门派宗教来跟道门竞争。道门最近如此张狂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对手,所以可以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慧言法师的话一瞬间就让显隆帝陷入了沉思。

    他很清楚慧言法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身为一位登基几十载的皇帝,显隆帝很明白制衡的重要性。

    在朝廷之中,他往往会任由朝中官员结为许多的党派。

    这不是因为显隆帝不明白结党营私的危害,而是他希望朝臣们结为不同的党派之后会把精力用在攻讦竞争对手身上。

    如此以来,他们就没有心思再去对付显隆帝了。

    显隆帝的帝位就能够十分的安稳,他也就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长此以往,显隆帝也是这么坚决执行的。

    一个党派稍稍有独大的苗头,显隆帝就会在朝中再扶持另一个党派与之对垒。

    久而久之,朝廷乌烟瘴气,乱作一团,但是显隆帝却能够高枕无忧。

    在显隆帝看来,只要他的皇位没有受到威胁,那就是极好的。

    至于其他的事情,显隆帝不想去管也不愿去管。

    这也是显隆帝这么多年来能够稳稳操控朝政的要诀。

    可他在朝政上的精准把握却没能体现在他对于道门的控制上。

    这么多年来,显隆帝实在是太过于信任袁天罡,信任道门了。

    以至于袁天罡可以肆意的发展道门,中原道观近万座,长安光是道观就有几百个。

    这简直是太夸张了。

    与之相比佛寺的数量不过是十之其一,有些太寒碜了。

    不管怎么说一家独大都不是好事情。

    哪怕袁天罡对显隆帝表现的十分驯顺,显隆帝最终也要对道门动手。

    因为如果道门强大到一定的程度,有可能威胁到显隆帝的帝位之时,显隆帝就必须要考虑钳制甚至扼杀之。

    佛门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扶持对象。

    “慧言法师觉得引入那个宗派合适?”

    “这个贫僧不好回答,要避嫌。”

    慧言法师故作退避道。

    其实他此时此刻心里已经是乐开了花,无比的希望显隆帝能够将佛门列为道教的最大竞争对手。

    以慧言法师的实力,他相信只要给他资源,他是一定能够干死道门的。

    至于袁天罡这个老匹夫,确实有些难对付。

    但是慧言法师知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而在于显隆帝。

    只要显隆帝这个大周皇帝能够确立佛门的重要地位,能够扶持佛门跟道门干仗,佛门就一定可以最终成为胜利的一方。

    “无妨,朕恕你无罪。”

    显隆帝捋着胡须笑道。

    “呃,既如此,贫僧就实话实说了。”

    慧言法师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随后沉声道:“贫僧觉得陛下可以扶持佛门。原因有三。其一佛门是外来宗派,跟本土宗派的道门核心思想完全不同,不存在恶意竞争的情况。他们的受众也不一样,冲突会降低到最小。其二,佛门目前的势力远不如道门。即便朝廷刻意扶持,短时间内也难以与道门匹敌,更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若是将来佛门有超越道门的苗头,陛下也可以再转过来扶持道门打压佛门。”

    帝王心术被慧言法师看的透透的。

    但是帝王心术就和拉屎放屁一样是有些见不得人的,偏偏慧言法师就这么干脆直接的说了出来,这显隆帝觉得十分的尴尬。

    见显隆帝面色涨的通红,慧言法师作惊讶状:“陛下,是贫僧说错话了吗?”

    显隆帝连忙摆手道:“无妨,朕只是在思考圣僧刚刚说的话,朕觉得圣僧说的有理。但是具体要怎么来实施,道门和佛门的比重朝廷如何来分配,如何来布置这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清楚的。”

    “这是自然。事涉朝廷的方针,贫僧也不好妄言。贫僧只是给到陛下一个建议,一个方向而已。具体要如何决策,害的陛下来拿主意。”

    慧言法师知道显隆帝是一个顺毛驴,他不能够把显隆帝逼得太紧,这样一来显隆帝一定会觉得很不舒服从而逆反起来。

    而如果给到显隆帝一个较为宽松的决策环境,能够尽量的顺着显隆帝的心思来,那一定是最好不过的了。

    “嗯,朕会仔细想想,也会召集臣子们商议。”

    做皇帝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事必躬亲。

    他只需要动动嘴,就会有满朝文武一堆智囊团替他献策。

    而皇帝需要做的不过是从这万千条建议之中挑选出他认为较为合理的。

    “陛下英明。既如此,贫僧也不再多言了。这件事贫僧本来就该避嫌的。”

    既然已经决定了策略,慧言法师就要将策略执行到底。

    “陛下还有别的事情吗,如果没有的话贫僧就告退了。”

    “圣僧且慢,还有一事一直困扰着朕,朕苦之已久,还望圣僧能够替朕解惑。”

    见慧言法师想要跑路,显隆帝连忙叫住。

    “陛下请讲。”

    “是关于储君之事。”

    显隆帝叹了一口气道:“朕的儿子虽多,可没有一个成器的。如果他们之中有一个能有朕一半的实力,朕也不用为身后事发愁了。万一朕百年之后,登基的新君不成器,将祖宗江山给糟蹋了,朕便是见了列祖列宗也无法交代啊。”

    慧言法师还以为显隆帝要问什么呢,原来是储君之事。

    这个问题也算是历朝历代的老大难问题了,基本没有皇帝不为其头疼的。

    不过慧言法师还是心道,显隆帝的脸皮真的是太厚了。

    是不是在显隆帝的心目中,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啊。

    慧言法师是真的强自忍者撑着才没有吐出来的。

    “储君之事是陛下的家室,贫僧不好置喙吧?”

    “无妨,朕恕你无罪。”

    显隆帝摆了摆手道:“朕就是想听听圣僧的意见,看能不能打开一些新的思路。整日听朝臣们讲什么立长不立幼,立嫡长不立贤朕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低调在修仙世界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武林至尊 一念永恒 洪荒:截教副教主 剑啸灵霄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谋局 玄鉴仙族 叩问仙道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赤心巡天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