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九十三章 老友今犹在(近20000字超级大章)(第 3/4 页)

    反正现在整日在书院之中憋着是哪里都出不去。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好好的玩玩转转。

    “哈哈,那感情好啊。看来这段时间我是要哆哆叨扰明允兄了。”

    ...

    ...

    西域。

    沙洲城。

    翌日大早刘霖起了个大早。

    亲兵给他准备了烂面条子。

    在沙洲城中面条是最普遍的吃食。

    早起后吃上一碗烂面条子那是相当的畅爽。

    不但能够发汗,还能够让人体会到饱腹的感觉。

    对一名军人来说,吃饱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那些所谓的菜样菜品其实都无所谓,都是用来湖弄外行人的。

    真正享受到了饱腹感,其他的东西就都不重要了。

    “来来来,去把贾兴文也叫来。这么好吃的面若是不一起吃,就可惜了。”

    亲兵立即抱拳领命前去。

    不多时的工夫,贾兴文就被亲兵带到了刘霖面前。

    刘霖连忙放下快子冲贾兴文招呼道:“兴文啊,快来尝尝这烂面条子,煮的那可是相当的熟相当的烂,只需要尝上一口就能够让人发汗。哈哈,真的是太香了。”

    “呃...多谢大都护。”

    贾兴文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大都护一大早把他叫来,他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要商议,没想到是叫他吃早点。

    不过这样看来大都护还是对他相当的看重呢,能够一下子让他吃这么一大碗烂面条子,那可不是一般人的待遇。

    其实早在长安城的时候,贾兴文就很喜欢吃面食,尤其是烂面条子。

    跟赵洵、旺财还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经常会下面一起吃。

    最简单的食材有的时候往往可以做出最美味的菜肴,能够体会到那种发自肺腑的快感。

    贾兴文也好,旺财也罢,亦或者是赵洵,如今却已经是天各一方,想想真的是叫人觉得唏嘘不已。

    当然了,贾兴文的状态还是保持的相对不错的。

    哪怕已经加入到了安西军中,他仍然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

    拿起快子夹了一根面条送入口中缓缓咀嚼着,一时间贾兴文竟然是热泪盈眶。

    没错,就是那个味道...

    熟悉的味道...回来了。

    此时此刻贾兴文真的很是感动。

    这个面条的味道和赵洵做的面条味道一模一样,简直是把他带回到了当年,带回到了熟悉的时代。

    虽然已经过去大半年甚至一年没有见赵洵了,但是赵洵做过面条的味道贾兴文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的。

    明允啊,也不知道你现在在终南山过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

    见贾兴文的反应如此强烈,刘霖却是有些懵了。

    “怎么,兴文啊,是这面条不好吃吗?”

    刘霖多少是感到有些惊讶的。

    因为此时此刻贾兴文的面颊上已经带有了泪水。

    男儿有泪不轻弹,贾兴文这反应也有些太夸张了吧。

    “没,没有...”

    贾兴文生怕大都护误会,连忙解释道:“是我突然想起来一些往事和故人而已。”

    “原来如此,你想到的这个故人该不会就是赵洵吧?”

    被一下子看穿了心思,贾兴文连忙笑了笑道:“大都护真的是火眼金睛,只一眼就看穿了属下的心思。不错,这个故人恰恰就是赵洵。”

    “唔,看来这个赵明允在你的心目中确实是有相当的地位。若是将来有机会能够跟他并肩作战就好了。”

    说出这话的时候刘霖却是满怀感慨。

    贾兴文连忙道:“有机会的,一定有机会的。”

    在他看来,赵洵是一个绝对有家国情怀,有雄心壮志的人。

    如果有可能,他肯定会从军的。

    只不过眼下他跟显隆帝闹的那么僵肯定是不会出山的。

    但是赵洵依然会用属于他的方式去守护这个国家。

    还是那句话,赵洵守护的不是一家一姓之江山,而是所有百姓的家园。

    “嗯,今日吃完早饭之后,你随我前去军营之中检阅军队。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在补给完成之后我们便开拔前往安西了。”

    “这么快?”

    贾兴文多少感到有些惊讶。

    在他看来,这个速度确实是有些过于快了。

    毕竟对于整个安西军而言,已经是经过了长途跋涉。

    如此疲惫的情况下,基本上将士们都十分希望得到很好的休息。

    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且不再去提,光说抵达沙洲城后,怎么也得好好休息一番吧,可是大都护竟然只让将士们修整一天就决定立刻出发。这个决定会不会略显得有些草率,略显得有些突然呢。

    贾兴文犹豫了片刻,还是双手抱拳道:“大都护,以末将之见,我们似乎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在休息上啊。”

    “嗯?”

    贾兴文一般很少会跟刘霖对着来。

    所以他突然发出如此言论多少让刘霖觉得有些意外。

    “你觉得我们应该多休息一些吗?”

    “是啊大都护。我们一路舟车劳顿,可以说将士们是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将士们最需要的恰恰就是休息。如果这个时候立刻启程赶路,我担心将士们会有怨言啊。”

    身为刘霖的幕僚谋士,贾兴文的职责就是替刘霖建言献策。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保证全军上下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良好的状态,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哗变和营啸其实都是发生在很突然的时候。

    一般而言,没有任何的预兆。

    但是情绪的累积确实是存在的。

    总而言之,贾兴文觉得现在就派出大军赶路真的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既然他有如此的感觉,他就觉得理所当然要跟刘霖说清楚。

    不然将来真的出了事情,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刘霖解释。

    “嗯,其实本将军也觉得这个时候率部向安西进发确实是有些太急了。既然你也觉得如此,那不妨就暂且再歇上两三日吧。”

    刘霖还是相当尊重贾兴文的意见的。

    见贾兴文如是说,他立刻就转变了语气。

    “大都护英明!”

    贾兴文很是欢喜。

    大都护还是听得进去劝的啊。

    听得进去劝就好,听得进去劝就好。

    只要能够听得进去劝,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怕就怕的是那种完全听不进去劝又在哪里瞎逼逼的。

    这种人真的是叫人头大。

    若是摊上了这样的上峰,足够让人觉得晦气的。

    所幸的是贾兴文遇到的东翁是个很不错的存在,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个人情绪在。

    如此以来,贾兴文就可以彻底的放开手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为东翁建言献策。

    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贾兴文是一个不希望自己被人束缚的人。

    如果有一根绳索一直套在他的脖子上,贾兴文会觉得十分难受。

    但如果可以尽早的把这个绳索去除掉,贾兴文的发挥空间就会变得十分之大,这是十分有利于他进一步发挥的。

    从目前来看,一切都十分的顺利,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计划发展。

    只要有机会,贾兴文一定要好好的向上发展,争取能够做到刘霖的左膀右臂的地步。

    这个东翁非常值得跟随,用赵洵的话说这样的人就是一个优质股,投资他准没有错。

    “嗯,不说这个了。兴文啊,你觉得本将军到了安西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嗯?”

    贾兴文愣了一愣。

    他还沉浸在刚刚的喜悦之中难以自拔。

    这个时候刘霖突然转变了话头,他多少觉得有些难以适应。

    强自调整了一番情绪之后贾兴文清了清嗓子道:“回禀东翁,回到安西之后,东翁其实应该对西域三十六国发下文书,就说大周朝廷对其有封赏,请各国君王赶赴都护府受封。”

    “呃...”

    刘霖一时间有些懵逼了。

    “这个不好吧,陛下并没有降下这种旨意啊。本将军要是这么做的话岂不是有了欺君之嫌?”

    “不会的。”

    贾兴文见刘霖如此的死脑筋,一时间直是有些哭笑不得。

    “事急从权,大都护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再说了,天高皇帝远,离得这么远有谁知道大都护是在做什么,即便是天子爪牙耳目,也不可能跟的这么远吧。”

    刘霖仔细一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若是别的军队他可能还会没有信心。

    但是安西军不同。

    这支安西军是他这么多年亲手带出来的,可以说每个士兵的身上多少都有他的痕迹。

    这么说是丝毫不夸张的。

    所以刘霖十分期望能够在接下来有大的突破。

    因为这一点对整个安西军,对整个安西地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所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能够有什么作用呢?之前你不是还说西域三十六国有狼子野心吗?”

    “大都护,这是两码事。”

    贾兴文笑了笑道:“西域三十六国其实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算计。其实他们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仔细想一想便能够弄明白。有主和的有主战的,还有骑墙的。这些家伙的想法全然不同,所以面临不同的情况时他们的态度也会有变化。这次大都护如果发布出去这个布告,接下来就可以静观其变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有一部分西域三十六国的国军愿意前来都护府,另有一部分人会找各种理由按兵不动。到了那时我们就能够知道那些是有不臣之心的,那些是主和派的。”

    其实贾兴文的这个法子还是赵洵交给他的,用赵洵的话说就是一种筛选的方法。

    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孰好孰坏,谁忠谁奸。

    那么怎么办呢?

    毕竟我们还是要知道最终结果的啊。

    所以就可以用这种筛选的方法。

    当年在不良人衙门的时候,赵洵就曾经不止一次的用这种方法查桉。

    事实证明那个效果真的是相当的好。

    赵洵用这个法子用的屡试不爽。

    贾兴文见其效果如此之好,就将其默默的记下以备不时只用。

    没想到才过了这么点时间就真的能够用上了。

    这真的是叫贾兴文没有想到的。

    “嗯,看样子似乎确实可以一试。”

    刘霖轻轻点了点头。

    西域三十六国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刘霖的一个很大的难题。

    归根到底是他无法真正做到所谓的无差别对待。

    很多西域三十六国的国君跟他之间素来有仇怨。

    这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

    毕竟刘霖做了这么久的安西大都护,在西域的时间那么长,跟西域三十六国的君王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摩擦。

    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后手。

    贾兴文提出的这些后手能够让刘霖更好的去区分筛选这些西域各国的国君,从中确定出来哪些可以做朋友,那些是敌人,那些是路人。只有确定出来了这些,接下来的举动才好去做。否则始终会处于一种十分悲催的状态,很难真正有机会从大的层面去确定方略。

    仅仅凭借这一点,就足以看出来贾兴文是有一个大智慧的人,而不是那些只有小聪明的谋士。

    两者还是有相当显着的区别的。

    那些有大智慧的人,不会计较一时之得失,而是能够从更为长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而那些执着于小聪明的人,更多的是会计较一些蝇头小利。

    表面上看,短期上看他们确实是赚到了。

    但是把眼光稍稍放的长远一些就能够看出他们其实是亏了的。

    所以这次刘霖是捡到宝了。

    有了一个如此强大的谋士在身边,他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刘霖从来就不缺乏勇勐的战将,他麾下勐将如云,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远比贾兴文要能打。

    但是像贾兴文这么有脑子的将领着实是不多。

    刘霖很庆幸自己能够收服如此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还要跟贾兴文多多磨合,他也相信二人一定可以配合的天衣无缝,配合的恰到好处的。

    “人生有的时候真的是叫人捉摸不透啊。”

    刘霖兀自感慨道。

    他没有想到能够这么快就收获如此重要的谋士。

    可能生活早已在一些细节处安排好了,只等待你去捡到。

    ...

    ...

    终南山。

    赵洵带着旺财在终南山之中闲逛着。

    还别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悠闲自在的享受过生活了。

    生活有的时候就是如此,总会让你莫名其妙的体会到稀奇古怪的感觉,稀奇古怪的情愫。

    就在你觉得平静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件令人轰动无比的大事。

    就在你觉得平凡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件不平凡的事,或者出现一个不平凡的人。

    旺财的出现确实在赵洵波澜不惊的生活里注入了一丝波纹和涟漪。

    赵洵也不禁回想起了当年跟旺财一起生活的美好点滴。

    虽然这些生活记忆如今都已经彻底变成了回忆,但是突然拎出来看一看还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

    “明允兄,你最近是不是修为境界又提升了啊?”

    “嗯,现在我已经达到了三品境界,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吧。”

    “我就说嘛,我能够明显到感受你身上散发出来的真气比之强强势了很多。”

    赵洵听得直翻白眼。

    如果这个话是贾兴文贾大哥说的话,赵洵勉强还可以相信。因为贾大哥好歹也算是一个修行者。可是旺财不过就是一个凡人,一个肉眼凡胎的凡人而已,他知道屁的修行等级,真气浩然气?

    明显就是在拍赵洵的马屁。

    不过这拍的赵洵还真的是十分的舒服。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的。

    “其实也还好吧,真气这个东西在于养。养气养的好的话,真气就会显得旺一些。如若不然的话,真气就会显得很寡澹稀少。”

    赵洵双手一摊道:“旺财啊,你跟了我这么久,虽然你本身不是修行者,但是这个道理总归是应该懂得吧?”

    “嘿嘿,懂得,懂的...”

    旺财嘿嘿一笑,以掩饰面上的尴尬。

    “对了明允兄有一点我一直不明白啊。为什么山长很少会主动出手呢。哪怕是这次腐蚀者都围攻到终南山了,围攻到家门口了,山长也不出手?”

    旺财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

    赵洵在心中暗暗道。

    “其实你可以这么想啊,强者高手都不会一上来就出手的。因为这样实在是太跌份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低调在修仙世界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武林至尊 一念永恒 洪荒:截教副教主 剑啸灵霄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谋局 玄鉴仙族 叩问仙道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赤心巡天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