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来自显隆帝的试探(近20000字超级大章)(第 3/4 页)

    袁天罡说罢抬头望着窗外的夜色。

    “你看这漆黑色的夜幕多美丽啊,为师总是会想若是有朝一日这世界上只有白天没有黑夜,那会是多么孤寂。而如果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呢?那会是什么样子?”

    袁天罡嘴中碎碎念道:“或许这就是道家先祖口中的末世吧。末世究竟是什么样子?”

    李淳风只觉得此刻的恩师变得很陌生,陌生的让他觉得有些可怕。

    可问题究竟是出在了哪里他也不清楚。

    ...

    ...

    书院的生活依旧很平静。

    山长闭关养伤,三师兄龙清泉依然在做着模仿秀。

    而赵洵要做的除了充当三师兄的观众,就是每日和竹林剑仙姚言对练,确保自己的修为一直在提升。

    他当然知道自己刚刚提升到四品境界,短时间内很难再有提升。

    但是人都是往高处看的嘛。

    赵洵也希望早些到达三品。

    虽然说三品在面对魔宗大祭司和黑巫师集群的时候也是一粒粟米般弱小,但好歹能够多贡献出一份力。

    赵洵不希望在书院守卫战真的爆发的时候他只能充当一个看客,这也太悲催和无奈了。

    “姚剑仙,我有一事一直不明,可否请教一二。”

    “但说无妨。”

    姚言很是淡定的说道。

    “修行者都有自己的本命物,一旦本命物被毁,那么境界就会大跌。”

    “是的。”

    “比如我的本命物是我的这把鸣鸿刀,你的本命物是你的那把格竹剑。这都是很直观很好理解的本命物。但有一些其他的本命物不那么明显。”

    赵洵吞了一口吐沫继而接道:“比如说魔宗大祭司,你觉得他的本命物是什么?”

    “这...”

    竹林剑仙姚言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不得不说赵洵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难度。

    “我也不好说。”

    姚言摇了摇头道:“魔宗大祭司修行的是魔宗法术,和寻常的修行体系截然不同。按理来说修行者都得有本命物,但是魔宗是不是也在此范围内没有任何人知道。”

    “我曾经看过一本典籍,里面是说魔宗的修行者也得遵循修行大道的。也就是说在这片天地下,他们所遵守的规则和我们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我们会觉得魔宗的修行体系和我们不同,是因为魔宗的修行路数太过特立独行。但你仔细的看,魔宗只是更加巧妙的利用的修行界的漏洞,还是没有超出界限的。”

    赵洵见姚言也有些拿不准,便把他对于魔宗修行者的理解给姚言一一说了。

    “所以你觉得他们的本命物是什么?”

    姚言反问道。

    赵洵听到这里直想翻白眼。

    好家伙,这个问题明明是赵洵提的,怎么现在却变成姚言来问他了。

    “依我看,魔宗修行者的本命物很可能是一个镜像物体。”

    “镜像物体?”

    “对,一个和他很相像的人。”

    “你的意思是说,分身?”

    赵洵摇了摇头道:“不是分身,分身是由人刻意制造出来的,完全受到本体的控制。但是我说的镜像物体,是双方都有自己的思想,也可以做出独立的判断和决定的。”

    赵洵这么说着直是把姚言给弄糊涂了。

    一时间姚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若真有你说的这种镜像物体的话,那他怎么敢把它做本命物的?要是这个人跑路了,那他岂不是会境界大跌。”

    “所以我猜测这个镜像物体会被魔宗修行者囚禁于一个固定的区域,比如放逐空间,虚空空间。他们更像是一个备用,如果魔宗修行者本体死亡,他们的元神便会回到这个备用的镜像物体上。”

    赵洵觉得自己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但很显然姚言并没有听懂。

    “等等,你再说慢一点,你的意思这个本命物的作用就是魔宗修行者的第二条命?”

    姚言似乎抓到了重点,在进行确认。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赵洵点了点头道:“这确实是有些像修行者的第二条命,或者说他们可以有不止两条命,只要他能够在元神回到本命物之后再找到另外一个物体做本命物。”

    赵洵觉得这有些像是套娃,只要能够找到足够多的镜像物,就可以无限套娃下去。

    当然,能够创造本命镜像物的魔宗修行者肯定是等级很高的存在。

    一般的魔宗修行者若是有这种绝学,那也太bug了。

    赵洵觉得这个界限应该会定的很高,至少也是一品,很有可能是超品。

    “嗯,这么说的话似乎有点道理。”

    姚言沉声道:“所以魔宗大祭司才会如此难杀死,因为他一直都有一个镜像物来做本命物。只要不能找出这个镜像物并摧毁它,即便杀死了魔宗大祭司,他的元神也会附身到本命物上,也就是说他是不死之身。”

    不死之身这个词可真的是太秀了。

    赵洵觉得姚言真的很会造词。

    “差不多吧,所以我们尽量还是防御,在山长彻底恢复之前,我们不要走出终南山。”

    终南山中有禁制,书院之中禁制更为强烈。

    任何敌对势力进入书院修为境界都会遭到很大程度的削减。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只要赵洵他们老老实实的待在书院之中,即便打不赢魔宗大祭司和黑巫师,也不会危及生命。

    但若是他们中计追了出去,情况怕是就完全不同了。

    “嗯,如此便好。”

    ...

    ...

    大明宫,紫宸殿。

    显隆帝愁眉紧锁,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仿佛天下人都欠了他一吊钱。

    “大伴,你说山长如今真的还在终南山吗?”

    “这...陛下,奴婢不好妄自议论啊。若要窥测天机,还得监正亲自出手。”

    郑介很是无奈的说道。

    “监正,监正,又是监正。袁天罡这个老匹夫嘴上说的好听,会帮朕做事,可一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他就开始装死了。”

    显隆帝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说的比什么都好听,但是一让他窥测天机,就开始推三阻四。朕真是养了一只白眼狼。”

    显隆帝气愤不已,郑介好言安慰道:“陛下,其实情况也没有像您担忧的那样糟糕。”

    “监正不敢窥天机是害怕遭天谴反噬,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修行者若是强行窥测天机,是真的有可能导致老天动怒的。”

    “可朕是天子,朕想要一窥天机有何不可?”

    显隆帝还是觉得有些不服气,哼了一声道。

    “陛下,您这么说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袁天罡的性子还是谨慎了一些。”

    郑介只好开始和稀泥。他知道眼下大周帝国还得仰仗袁天罡。

    在山长已经和显隆帝决裂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显隆帝得稳住袁天罡,将其拉到自己这边。

    若是连袁天罡都弃显隆帝于不顾了,那情况真的有些难办了。

    郑介虽然也是超品大宗师,但仅靠他一人,真的是独木难支。

    而且他的修为境界在十余名超品大宗师中只能算是中等。

    若是遇到实力比他弱的还好说,若是遇到实力比他强的,郑介真不一定能够护得住显隆帝。

    郑介不敢冒险,所以他必须要拉拢袁天罡,使得他成为自己的盟友。

    唯有二人联手,方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万无一失。

    “其实陛下若是真的想试探的话,奴婢有一个法子。”

    郑介实在是太了解显隆帝的性格了。

    显隆帝要做到的事情会尽一切可能做到,显隆帝要得到的东西他也会尽一切可能得到。

    你越是不让他做,他越是会拼尽全力去做。

    与其阻拦,不如顺着他的意思,这样至少显隆不会做出一些发狂的事情。

    “说说看。”

    “我们可以派出一名一品高手去闯一闯书院的山门,看看书院方面作何反应。”

    郑介很是阴毒的说道:“若是书院方面表现的很是强势,直接把这名一品强者拦在门外,那么说明山长确实还在终南山之中。可若是他们拦不住或者不敢拦这人,说明一点,山长要么不在终南山,要么有其他的情况。”

    显隆帝闻言面色大喜。

    “大伴,这真的是个好主意啊。不过还有一点,朕不明白,这一品高手去哪里找?”

    在显隆帝的印象中,郑介这个超品大宗师是他最值得信赖的人。

    除此之外,他能够调动的最强大的修行者就是不良帅冯昊了。

    可是冯昊也只有二品,而且远在剑南道。

    所以他能够调动的一品修行者究竟是谁?

    “陛下,此人便是奴婢的义子,郑言。”

    “你的义子?”

    “是,此人也在内侍省任职。”

    显隆帝点了点头。

    太监因为无后,所以常会认一些义子。

    通常这些义子也是太监。

    因为正常男人不大会愿意做太监的义子,传出去对名声不大好。

    “朕怎么从没有听你提起过他?”

    显隆帝脸上还是露出了狐疑的神色。

    他知道郑介对他忠心耿耿,不会欺骗与他。

    可在这件事上郑介表现的确实不能够让显隆帝满意。

    “此子只能算是小有所成,入不得陛下的法眼。”

    郑介一句话把显隆帝噎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品修心者也叫小有所成?

    郑介这是在炫耀吗?

    显隆帝心道这是郑介打心眼里瞧不起冯昊吗?

    毕竟冯昊的修行等级也只有二品,郑介看一品义子都是不入眼,那看冯昊呢?

    当然,显隆帝不会把这话说出来。

    但是他的心里确实像是插上了一根刺,十分不舒服。

    “那就试试看吧。”

    显隆帝叹息一声道:“希望他不要让朕失望。若是他证明真的可堪大用,朕不会亏待他的。”

    ...

    ...

    事实证明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当赵洵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时他终于意识到了这点。

    而打破这平静生活的就是一个太监。

    这个太监正是郑言。

    郑介的义子,一品高手。

    此人轻车熟路的来到终南山,不费吹灰之力就寻到了浩然书院的山门。

    随后他轻轻抬起步子,跨步迈过了山间禁制。

    对郑言而言,完成这一切显得是那么的轻松。

    因为书院的禁制一开始就是对三品以下的修行者设立的,一品修行者本就无视这些禁制。

    所以这一切对郑言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区区禁制,奈何的了我。”

    郑言狂傲的甩下了一句狠话,随口阔步从高大的牌坊下迈步进入了书院。

    这里是书院的正门,从此大摇大摆的进入书院便表示他在向书院众人宣告自己的到来。

    书院弟子们自然感应到了。

    最先感应到的是六师兄卢光斗。

    他擅长研究各种禁制。

    书院禁制自然也在其涉猎范围之内。

    “小师弟,有人来犯。”

    卢光斗的语调十分冰冷,仿佛他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叙述机器。而事实也是如此。

    至少从眼下来看入侵者的实力不俗,若是书院弟子们掉以轻心,很容易被他占到便宜。

    “来的这个人是魔宗的吗?或者说是黑巫师之一?”

    赵洵有些急切的追问道。

    他之所以如此的急切,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准备好。

    虽然书院弟子这些时日一直在为这一刻做着准备,但至少目前为止他们远没有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以这样一种状态面对即将到来的狂风骤雨,怎么看都不让人踏实。

    “应该不是,魔宗修行者的气息不是这样的。”

    卢光斗摇了摇头道:“这人的气息味道很奇怪,似乎不像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不男不女?

    赵洵愕然。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说明了一点,此人是个太监。

    因为只有太监才会不男不女,也只有太监才会散发出这种奇怪的气息。

    可如果此人是太监的话,应该是郑介吧。

    毕竟能够毫无顾忌的越过书院禁制的太监,在赵洵的印象中应该只有郑介郑太监了。

    郑介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至少赵洵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是郑介吗?我一直以为这厮是一直守在那个狗皇帝身边,跟狗皇帝形影不离的。”

    赵洵这话说完,六师兄卢光斗就连连摇头道:“似乎不是,此人身上透露出的气息并不像是郑介。郑介乃是超品大宗师,他若是来了我一定可以感受的到。但此人肯定不是。”

    卢光斗显得有些犹豫。

    “我不敢确定,但是我觉得此人的修为品级应该没有达到超品,但他的修为确实很高。我估计应该是一品。”

    一品修行者?

    还是一个太监?

    得到这个结论的赵洵不禁有些错愕。

    长安城里还真的是卧虎藏龙啊。

    不对啊,现在太监行业都开始这么内卷了吗,不是一品修行者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那种?

    不管怎样,对书院一众弟子而言,这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赵洵并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但他很清楚以目前的情况而言,要想对抗此人,最好的方法是由竹林剑仙姚言出手。

    首先姚言如今的修为境界乃是一品,是目前除了山长以外的第一人。

    山长在闭关疗伤,恢复状态之中。

    这种情况下肯定不能指望山长他老人家出面。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姚言出手。

    当然了,大师姐、二师姐也有一战之力,但是她们毕竟还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真的和对手打起来是吃亏的。

    至于三师兄嘛就算了。

    如今三师兄好不容易扮上了山长的行头,举手投足之间都是一副山长的做派,叫他这个时候恢复成本来的样子,无异于杀了他。

    三师兄是真的会拼命的。

    珍爱生命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赵洵可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跟三师兄打起来。

    “嗯,去告诉竹林剑仙吧。这个时候还是应该先弄清楚对方的虚实再说。”

    赵洵还是保持着基本的理智的。因为他很清楚眼下的情况对他们很不利。

    必须要打好每一张牌,精于算计每一处他们才能最终取胜。

    “好,我这就去。三师兄那里,就劳烦小师弟跑一趟了。”

    赵洵点了点头道:“应该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低调在修仙世界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武林至尊 一念永恒 洪荒:截教副教主 剑啸灵霄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谋局 玄鉴仙族 叩问仙道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赤心巡天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