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赵洵破境至五品(近20000字超级大章)(第 3/4 页)
思来想去,也只有西域的那位金刚不坏之身的佛僧可以值得一试了。谷潹
唯一的问题是西域如今不在大周手中,所以联络是个问题。
但是显隆帝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就一定会达到目的。
这件事他准备绕过安西大都护刘霖,而是派一名心腹前往西域专门洽谈。
若是能够成功说服这位佛僧来到长安,那显隆帝的安全感就将增加不少。
西域,万佛寺。
金刚大祖宗慧言法师正在坐禅。
作为大宗师中唯二开了天眼的人(另一个是袁天罡),慧言法师能够预知到将来要发生的事情。
当然了与袁天罡的全职全觉比起来,慧言法师所开的天眼更像是开了一半。
有种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感觉。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作出判断。
或许是时候启程前往中原,前往长安了。
一直以来慧言法师就对于中原对于长安有一种莫名的情愫。
大概是因为中原或者说长安实在太过繁华了吧。
不管是谁都抵御不了这种诱惑。
当然,慧言法师很清楚他去长安并不是贪慕繁华,也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他去长安是为了西域佛门能够在中原兴盛发展。
一直以来中原的宗派林立,但能够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直都是道门。
道门的强大源自于它是中原的本土宗派,自打开宗立派以来一直不断的演化,十分适应中原王朝的国策。
远的不说,就拿近的说,大周王朝的国教就是道教,足以见证道教的兴盛。
道门的强大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适应中原人的需求。
而且它不会与中原王朝争夺权力,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原王朝的皇帝不会受到威胁。
帝王没有了威胁感,自然会竭尽全力的扶持道门。
因为道门不但不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反而会稳固他们的统治。
如今道门的执牛耳者非袁天罡莫属。
慧言法师对于袁天罡也是相当了解的,袁天罡的强大在于他是大宗师境界中稳稳排进前三却一点也不高调嚣张的。
能够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意味着袁天罡必须要极力的压制自己内心中的私欲私念。
人都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的本能。
只不过成大事者会尽可能的压制这一情绪,使得其不会在关键时候爆发。
袁天罡毫无疑问就做的很好。
他虽然是大周国师,钦天监监正,但是一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冲动。
这种平稳到不能再平稳的情绪下,袁天罡的个人实力仍然在突飞猛进有朝一日若是能够赶上山长都不奇怪。
中原人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慧言法师觉得很有道理。
他既然要扩张西域佛门,使得其在中原开宗立派不断壮大,自然得竭尽全力的了解主要竞争对手。
在慧言法师看来,西域佛门主要的假想敌不是旁人,正是道门。
道门起步早发展的好,如今已经稳稳位于中原第一把交椅。
如果说谁能与之匹敌的话,恐怕只有书院了。
但是书院严格意义上来说又不能称之为宗派。它更像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组织。
比起道门,书院更是不争。
不争而世人莫能与之争,这是最近慧言法师新感悟到的一句话,他觉得很有道理。
而且书院走的是树立标杆的路线。
书院弟子一共才有多少?即便算上山长所招收的外室弟子,一共也只有几千人。
若是只计算内室弟子的话则只有寥寥几十人。
而天下读书人有多少?
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但是神奇的是天下读书人纷纷以书院为圣地,皆是以有朝一日进入书院成为书院弟子为荣。
可以说,书院已经成为了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一个符号。
在他们心中,书院就是无与伦比的存在。
有些时候慧言法师都在想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确实有些不符合常理。
但有的时候有些事情就是不能用常理忖度之。
至少慧言法师是这么认为的。
“或许我到时候到了长安,可以跟山长比试比试,打上一架看看问题就是出在何处。”
在慧言法师看来,书院之所以有今天全在于山长。
山长的强大一手缔造了书院。
天下读书人对于书院的崇拜更多的也是来自于对山长的崇拜。
所以为何山长可以赢得这么多人的崇拜?
仅仅是因为强吗?
慧言法师觉得恐怕未必。
天下高手无数,顶级高手也有十数人。
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山长那样拥有如此多的拥护者。
在慧言法师看来,这或许是源自于山长强大的人格魅力。
所以为何山长会散发出如此强大的人格魅力?山长为何有如此大的人格魅力?
传说山长在书院之中教导弟子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套路,而是随心所欲,美其名曰有教无类。
要做到这点其实也不容易。
有教无类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顾。
有教无类是竭尽所能的给到弟子自由度,任由弟子在这个范围内去探索各种可能性。
但是一旦发现弟子有走偏或者越界的趋势,还是需要往回拉一拉点一点的。
要做到这点,意味着教导者必须首先自己意识到这个边界在那里,这样将来才好把握。
而更多情况下,为人师表者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边界在哪里。
这种时候教授弟子学问,慧言法师除了用误人子弟来形容,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解释的词语了。
有些时候,有些人有些事真的不能用常理忖度。
能成为超品大宗师的有几个是凡人,那都是千载难得的根骨加上遇到了极好机遇才成功的。
所以在慧言法师看来,山长能够超凡入圣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慧言法师从来没有嫉妒山长,也有没有怀疑山长的实力为何如此之强。
他只是好奇这么强的山长背后支撑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所以如果得到机会,慧言法师是一定要亲自挑战山长的。
也许他打不赢山长,但是这也没什么可丢人的。
山长是目前武林当中公认第一人,领头羊。
其他人不管是大宗师还是一品高手都扮演着一个追赶者的角色。
既然是追赶者是挑战者那打不赢岂不是太正常了?
若是能够打赢那才是爆冷。
所以慧言法师会竭尽所能的去挑战,这样才能不留遗憾。
若是能够战胜山长那自然最好,他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向天下人宣告他才是所谓的天下第一。
若是打不赢的话那就将来找机会再打咯。
反正慧言法师也没有想过不死不休。
修行者对决尤其是高手对决,讲究的是点到为止。
呼,其实比起来跟山长对决,慧言法师更加期待的是能够和显隆帝会面。
因为若想帮助西域佛门成功扩张站稳脚跟,他就必须跟大周的最高统治者交流,并得到他的信任。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显隆帝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虽然慧言法师并没有真的见过显隆帝,但是他很清楚显隆帝是多么狂傲自负的人。
君王或多或少都会自负,这没什么。
可显隆帝的自负确实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显隆帝的眼中根本就没有其他人,只有自己,属于唯我独尊的类型。
满朝文武他能够高看两眼的也只有内侍监郑介以及不良帅冯昊了。
但实际上这二人在显隆帝眼中也不过是高级打工仔罢了。
真正能够让显隆帝器重信任,慧言法师就不能一位做舔狗,而要保持自己世外高人的形象。
看看袁天罡和山长吧,哪个不是这么做的?
恰巧显隆帝对二人又惧又怕,很明显是因为捉摸不透所以拿捏不了。
慧言法师要做的不是让显隆帝拿捏他,而是由他去拿捏显隆帝。
“啧啧啧”
慧言法师越来越期待这会面了。
而且据他所知,显隆帝已经派出了心腹来西域接他。
这种礼遇不是什么人能够享受的到的。
当然,慧言法师并不会等到显隆帝的使者到达西域。
道理很简单,那样时间太久了。
慧言法师倒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可叫他等那么久,他实在有些做不到。
最好的选择是利用传送阵直接传送到长安。
这样只需要一瞬的工夫就可以抵达。
不过如此一来慧言法师需要为他的到来想好一个身份。
当然不能用西域佛门金刚大宗师的身份,那样不仅显得太过主动太不矜持,反而会有些令显隆帝感到尴尬。
当然,如果显隆帝真的想要知道慧言法师的身份,他迟早会知道的。
以一个大帝国的资源要想探听到这些绝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慧言法师明白他需要故意露出破绽让显隆帝派人去追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显隆帝的欲望和虚荣心。
虚荣心这种东西就是这样,你不看重他的时候,它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但你一旦看重起来它,就显得弥足珍贵。
显隆帝毕竟也是一个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若是事事都不遂他愿望,都不满足于他的要求,那他的心态一定是很崩溃的。
慧言法师要想拿捏显隆帝,就不能让显隆帝太过绝望。
那种求而不得的感觉如果能够拿捏好,他绝对可以成为显隆帝最看中的人。
遥远的东边,大海里冒出一个鱼头蛇身的怪兽。
它出自于东海妖兽国,是妖王派出来侦查的侦查兵。
自打宁州大战后,东海妖兽国元气大伤,不得不长时间隐藏于深海海底。
这可真的是太折磨了。
海底什么都好,就是闷得无聊。
妖兽们除了捕鱼还是捕鱼,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选择。
伙食实在是太单调了。
光是这些倒也罢了,偏偏妖兽们还得忍住复仇的欲望。
兽性是隐藏在他们鳞片之下的本能。
宁州一战他们败的如此彻底,败的完全丧失了脸面。
所以妖王时刻想要报复,想要攻破宁州城。
但是妖王并不知道赵洵和他的那一干书院弟子还在不在。
如果书院的那些家伙还在,妖王是无论如何不敢率领部族出海决战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如今妖王乃至整个妖族恐怕已经对书院弟子产生了心理阴影。
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这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们都会有条件反射一样的恐惧心态。
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
妖兽国被打的不敢冒头,这是多少年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了?
它们真的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山长只需要一个幻像就能过把他们碾的粉碎。
所以妖王一直选择隐忍。
只有隐忍才有机会爆发,才有机会洗刷耻辱。
如今真的让他把机会给等到了。
妖王从东越剑阁那里得到消息,长安之战已经结束,书院北上,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大的威胁短时间内消散了。
但是妖王还是很谨慎的。
他先派出一小部分侦察兵四处侦查,确保完全没有危险之后它才会选择冒头。
而且即便如此,一开始报复也不能太过猛烈,而必须要循序渐进。
因为如果一开始他们表现的太过激进,很可能引的书院的愤怒。
哪怕山长在千里之外,万里之外依旧可以依靠幻像对妖兽国众多妖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妖王必须要谨慎。
它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不光是关乎到他个人的荣辱,还关乎到整个部族的兴盛。
妖兽国能够苟且到现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妖王可不希望整个妖兽国毁在他的手上。
所以妖王必须要竭尽所能的想到各种可能性。
妖兽国比不了北方蛮族,甚至比不了南方蛮族,它们的人口太少了。
区区几万妖兽端是死一个少一个。
拼战损妖兽们是无论如何也拼不过的。
唯有以智取胜,才是上等之策。
这个侦查妖兽当然很清楚妖王的心理,所以从一开始就极为坚定的执行。
它并没有任何大意,从海面冒头之后先是四下张望,确认没有危险之后它才继续向岸边游去。
要想确认到更多的消息情报它就必须要往岸边走,哪怕这样危险性更高。
准备的时间是略显无趣的,但好在生活之中还有值得慰藉的东西。
这慰藉的东西便是家人。
赵洵不知道其他人如何看待亲情,但至少在他看来,这是他人生中最为看重的东西。
有家人作伴,便是遇到再困难的情况赵洵也不会放弃,因为他知道会有家人坚定不移的站在他身后给予他支持。
“洵哥哥,继续给我讲故事嘛。”
“讲哪个故事?我们小丹姝想要听哪一个?”
“就讲山长一人击退百万大军的故事。”
“唔,这个故事嘛,说来就长了。”
赵丹姝满怀期待的翘首以盼,便在赵洵准备清一清嗓子开讲的时候,三师兄龙清泉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赵洵的身后。
“咳咳,小师弟,山长叫你去一趟。”
“嗯?”
对此,赵洵多少有些惊讶。
山长很少会主动叫一名弟子前去,如果有那证明山长有很重要的事情交代。
“丹姝乖,哥哥要去山长那边一趟,你先自己玩。”
说罢赵洵起身跟着三师兄龙清泉出了屋子。
“三师兄,山长他老人家这次找我是有什么要事啊?”
赵洵对此多少还是有些好奇的。
谁知龙清泉双手一摊道:“我也不知道啊。山长他老人家的心思寻常人怎么可能清楚呢。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我觉得和去漠北有关。”
龙清泉压低声音道:“山长这些时日都在看地图,漠北的地图。”
啧啧。
赵洵听到这里心中不由得有些激动。
若是情况属实,那可真的是太好了。
老实说,在书院的这段日子确实很安逸。但也正是因为安逸,让赵洵觉得有些没意思。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去漠北历险了。
“那太好了。”
赵洵冲龙清泉抱了抱拳道:“多谢三师兄提点。”
“你小子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千万别卖了我。”
龙清泉见赵洵这副样子,直是觉得有些脑壳痛。
“三师兄,你就放心好了。我办事你放心。”
赵洵很是得意的进了竹楼,一口气跑到二层,都不带喘气的。
五品修行者就是好啊,现在赵洵觉得自己身子也跟着轻了许多,便是用身轻如燕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
“拜见山长。”
赵洵一上二层楼便见山长在盘腿打坐。
他连忙上前恭敬无比的行了一记叉手礼。
“是小七十二来了。”
山长睁开眼睛,微微笑了笑道:“坐吧。”
山长对赵洵那是相当宠爱的,许多弟子都享受不到的待遇赵洵偏偏享受的了。
对此赵洵早已习以为常,也可不客气撩起袍衫下摆就在山长身旁坐定。
“山长,您这次唤徒儿来是有何吩咐?”
虽然赵洵多半已经猜出了山长的意思,但还是表现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blingbling的。
“为师算了算时间,你差不多可以前去漠北了。”
山长也是毫不遮掩,开门见山的说道。
唔.
听到这里,赵洵算是踏实了。
“什么时候出发?”
“随时。越快越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