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四章 显隆帝的问责(近20000字超级大章)(第 2/4 页)

    赵洵没有任何犹豫,慷慨激昂的说道:“王将军乃是大周的功臣。属下曾经在案牍库中调取了有关王将军的全部卷宗。发现王将军曾经数次率领朔州军击败北方蛮族,取得大捷。这样一个赤胆忠心之人说他会选择通敌叛国,属下不信。”

    冯昊沉默,良久之后叹息一声道:“非但你不信,本官也是不信。可是有用吗,有人在意吗?你我信不信不重要,满朝文武信不信也不重要,关键在于陛下信不信。”

    冯昊摇了摇头:“咱们这位陛下啊最是疑心重,对王忠益这样的领兵大将更是如此。王将军统领十万朔州军,而朔州军的战力即便在整个大周都是能够排的上号的。这种情况下,不出事陛下都寝食难安。何况眼下草原蛮族又挥师南下,大举进攻呢?”

    冯昊分析道:“明允,你还记不记得我曾经对你讲过陛下最见不得一种人。”

    “哪种人?”

    “自作聪明的人。”

    冯昊顿了顿道:“那些耍小聪明的人,认为比陛下还要聪明的人,多半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冯昊在官场混的时间实在太长了,长到他见过了无数人。

    多数人都能寿终正寝,但有一种人例外。

    这种人就是所谓的自作聪明的人。

    因为显隆帝也是猴精猴精的类型,他绝不允许有的人比他还聪明。

    作为帝王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刻意的进行打压,那些人多半已经消失了,即便还在朝中存在感也极低。

    “那么,冯大人愿意出手仗义执言吗?”

    冯昊说的这些其实赵洵都明白。

    可问题是冯昊愿意出手吗?

    长篇大论说了这么一通,若是最后打了退堂鼓岂不是白费。

    “我自然愿意。因为道义二字。”

    赵洵听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暖。

    道义二字…

    好一个因为道义二字。

    不是因为友情,不是因为利益,仅仅是因为道义就伸出援手,这在满朝上下几乎是极为罕见的。

    赵洵甚至想不出来除了冯昊还能有谁做到这点。

    这是怎样的觉悟啊。

    “多谢冯大人。”

    “你不用谢我,至少不用现在谢。”

    冯昊淡淡笑道:“若是本官救出了王将军你再谢也不迟。”

    …

    …

    大明宫,紫宸殿。

    显隆帝一边揉着额头,一边听着不良帅冯昊的慷慨陈词。

    他想过很多人会为了王忠益的事情犯颜直谏,唯独没有想过会是冯昊。

    道理也很简单,冯昊是不良帅,是天子爪牙。

    作为一名天子爪牙怎么可能会为了一名罪臣而得罪天子?

    除非他不想混了。

    但是今日冯昊确实来了。

    这让显隆帝觉得疑惑不已。

    “你说王忠益是被冤枉的?”

    显隆帝的目光冰冷,几乎能够吃人。

    “臣觉得此案疑点颇多,当从长计议。”

    冯昊却是滴水不漏。

    “好一个从长计议。”

    显隆帝哼了一声,随即道:“那你说说看,该如何个从长计议法?”

    对显隆帝而言,不良人是十分重要的耳目。不良人和内卫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就是他的眼睛和耳朵。

    有不良人和内卫在,显隆帝就不会变成聋子和瞎子。

    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作为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被臣子架空。

    那些臣子口口声声的忠君爱国,一心为了江山社稷。

    可他们满脑子其实想的都是如何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

    皇帝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工具人和提线木偶。

    显隆帝当然不蠢,所以绝不会任由官员们糊弄。

    “宜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

    显隆帝沉吟片刻,缓缓吐出了一口气来:“倒也未尝不可。”

    “那么不良人呢,不良人在其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这个要看陛下的意思。”

    冯昊很谨慎的说道:“通常来说只有钦定的大案才需要不良人来审理。一般的案子都是三司会审。”

    显隆帝闻言点了点头。

    “那就由三司会审吧。”

    虽然此刻显隆帝恨不得直接把王忠益给剐了,但是必要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显隆帝可不希望被人戳脊梁骨。

    皇帝虽然有很多特权,但也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

    至少不能表现的太明显,太明目张胆。

    毕竟脸面还是要的。

    “陛下英明。”

    冯昊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对他来说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完全可以接受。

    显隆帝肯定不会同意由不良人来审理案子,能够三司会审已经是最为理想的结果了。

    “陛下,若是没有其他的事臣就告退了。”

    “退下吧。”

    显隆帝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

    …

    …

    冯昊离开了皇宫之后直接返回了不良人衙门。

    返回衙门的第一件事他立即召见了赵洵。

    “冯大人,结果如何?”

    赵洵对于王忠益案还是很关注的。

    “本官刚刚从宫里回来,结果还算是理想。”

    王忠益便将显隆帝的话原封不动的又跟赵洵说了一遍。

    “三司会审,怕是不妙啊。”

    赵洵是不大看好所谓的三司会审的,道理也很简单。

    不管是刑部,大理寺还是御史台,都是一群舔狗。

    也就御史台稍微好点,可这些御史也不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发声,单纯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

    由这三司会审,赵洵基本能够想象的到结果。

    这个结果肯定可以让显隆帝满意,但是就未必让赵洵满意了。

    “冯大人,不能争取一下由不良人主理此案吗?”

    “恐怕不行。”

    冯昊摇了摇头道:“陛下也是在试探我,看看我是不是王忠益的朋党。这种时候我不好表现的过于明显。”

    赵洵能够明白冯昊的意思。

    这种时候王忠益就像是显隆帝设下的一个诱饵。

    有谁会去营救王忠益,多半就会是王忠益的朋党。

    冯昊已经竭尽全力的在帮助王忠益了,但总不好把自己也搭进去。

    “陛下的心思就像是深不见底的深渊,让人丝毫琢磨不透。”

    他摇了摇头道:“这件事我看就这样吧,不好用力过猛。”

    冯昊的话让赵洵感到有些绝望。

    哪怕是冯昊这样的权臣在面临强势的显隆帝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因为他手中的权力是显隆帝给他的。

    显隆帝可以给他权力自然也可以把权力再收回去。

    这就是冯昊可以在群臣面前强势无比,却无法与显隆帝据理力争的根本原因。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只希望三司会审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

    …

    王忠益被投入了刑部阴冷的大牢之中。

    虽然是一个单间,但是仍让人觉得心情压抑无比。

    这是王忠益第二次被投入到大牢中了。

    第一次的时候王忠益觉得已是必死,可最后被赵洵所救。

    这一次是第二次,都说一回生两回熟。

    王忠益都能知道睡在哪个位置更舒服一些了。

    这真的是莫大的讽刺啊。

    王忠益知道以他的身份,审讯定然不会简单,最起码也是三司会审。

    没有大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基本上不会有结果。

    所以现在也不用着急,着急也没有办法。

    王忠益自问问心无愧,所以他不担心自己的性命问题。

    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定会有个好的结果的。

    …

    …

    “山长,您说这次战事并未结束是什么意思?”

    终南山,浩然书院。

    二层竹楼之中,龙清泉恭敬侍候在侧沉声发问道。

    “北方蛮族退了,南方蛮族退了,东越剑阁退了,可是西边呢?”

    山长背负双手,意有所指的朝西边望去。

    “山长您的意思是西域三十六国吗?”

    “不错。”

    山长顿了顿道:“西域三十六国如今已经兵临沙洲,以沙洲目前的兵力怕是难以阻止。”

    “可现在长安已经腾出手来,朝廷难道不会派兵增援吗?”

    “来不及了。”

    山长摇了摇头道:“十日之内必有大事发生。”

    …

    …

    “监正,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内侍监郑介亲临钦天监,面对监正袁天罡意味深长的说道:“陛下可是请了您入宫驱鬼的。”

    最近大明宫中不太平,经常闹鬼。

    一开始显隆帝还不以为意,直到他亲自看到鬼影才确信皇宫之中确实进入了邪祟之物。

    显隆帝的第一反应是找郑介,毕竟郑介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超品大宗师。

    但问题是捉鬼不是郑介擅长的事情啊。

    术业有专攻,郑介擅长的是打斗,精通的是武道。

    论杀人郑介是一把好手,但论捉鬼他就确实不太行了。

    所以郑介向显隆帝举荐了一个人——袁天罡。

    作为钦天监监正以及大周国师,袁天罡在道门之中的地位和辈分那是相当高的。

    捉鬼是道门擅长的事情,袁天罡的身份捉鬼虽然有些大才小用,但好在能够干脆利落的解决问题。

    皇宫之中闹鬼可不是闹着玩的,加之显隆帝最近情绪又十分的脆弱,郑介可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所以他第一时间通知了袁天罡。

    袁天罡当时也爽快的答应了,表示会第一时间前去捉鬼。

    可事实却是袁天罡并没有如约而至。

    放皇帝陛下鸽子这件事怕是也只有袁天罡敢做了。

    “郑公说笑了。”

    袁天罡微微一笑道:“贫道是在等一个人。”

    “等人?”

    郑介皱眉道:“等谁?”

    “我的小师侄,青莲。”

    袁天罡不疾不徐的说道。

    “青莲道长?”

    这个名字多多少少让郑介感到有些惊讶。

    论修为品级,青莲道长远不如袁天罡。

    两者一个是超品,一个是二品。

    可谓天壤之别。

    至于辈分,袁天罡也在青莲之上。

    袁天罡等青莲做什么。

    似乎看出了郑介心中所想,袁天罡淡淡笑道:“其实青莲捉鬼的本领在我之上。”

    “什么!”

    郑介惊呼道:“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贫道骗你作甚。”

    “既然如此,那青莲道长呢?”

    “我那小师侄最近在陪他的徒弟参悟道家真经,说没空,叫我等等。”

    “…”

    这下郑介彻底无语了。

    他的脸色涨得通红,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堂堂大周天子竟然要等一个道士?

    这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闻所未闻。

    “他那徒弟是谁?”

    郑介仍不死心径直追问道。

    “不良人赵洵,也是郑公的老熟人了。”

    袁天罡微微一笑。

    “当然也是贫道的义子。”

    袁天罡把义子两个字咬的很重,似是在刻意强调一般。

    “赵洵赵明允?”

    郑介一时间哭笑不得。

    “如果真的是他,那倒是简单了。”

    郑介沉默片刻道:“可以叫他一起进宫。他是不良人有入宫的权力。”

    “这样也行?”

    袁天罡显然没有想到郑介会这么说,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悠悠道:“那我去与他说说看。”

    …

    …

    青莲观。

    吴全义盘腿而坐,坐在他旁边的是不良人赵洵。

    这些时日赵洵一直跟着吴全义打坐学习道家真义,颇有心得体会。

    不得不说恩师确实是这方面的行家。

    经过恩师一番点拨,如今赵洵已经渐渐能够领悟道家真义的核心。

    这和只知皮毛是完全不同的。

    便这这时忽然见到空中出现一个黑点。

    那个黑点越来越大,赵洵能够清楚看到这是一把飞剑。

    飞剑之上踩着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袁天罡。

    “义父怎么来了…”

    赵洵口中喃喃道。

    这多多少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只见没过多久袁天罡就从飞剑之上跳了下来,轻巧的走到吴全义和赵洵的身边。

    “义父。”

    “师叔。”

    赵洵和吴全义相继起身,分别向袁天罡行礼。

    “不必多礼,我这次来是想问问青莲何时进宫。”

    “进宫?”

    “对啊,你难道忘了,进宫捉鬼啊。”

    吴全义恍然大悟。

    “你不说我都忘了。”

    他顿了顿,继而接道:“捉鬼是挺重要的。但是我给徒儿讲课讲到一半。你看这。”

    “哈哈我早就想到这一点了。”

    袁天罡笑眯眯的说道:“无妨,你带着赵洵一起入宫就是。”

    “我已经问过郑公的意思了,他已经同意了。”

    卧槽!

    赵洵心中无数羊驼飘过。

    他心道你们这些大佬三言两语就定下来了,问过我的意见吗?

    这简直了…

    赵洵本人当然是不想进宫的。

    他一看到显隆帝那张脸就想吐。

    若不是为了营救王忠益,他甚至不希望不良帅冯昊去向显隆帝求情。

    而现在他竟然要跟着恩师入宫捉鬼。

    好家伙,这不可避免的要和显隆帝遇到了。

    赵洵如果有选择的机会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拒绝。

    但他知道他没有。

    所以他只能勉为其难的应下了。

    就当是去看看恩师的神通。

    毕竟这是道门的拿手好戏。

    若是赵洵不会捉鬼传将出去难免会被人笑话。

    技多不压身嘛,多学一点技能总归不吃亏的。

    …

    …

    进入到皇宫之后赵洵立即感觉到了氛围的异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低调在修仙世界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武林至尊 一念永恒 洪荒:截教副教主 剑啸灵霄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谋局 玄鉴仙族 叩问仙道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赤心巡天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