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转职机械师?(第 2/4 页)
“嘶!莫非这才是两人后面老死不相往来的真正原因?”
夏旭感觉自己发现了某种了不得的真相。
抛开杂乱思绪,他开始清点这次的收获。
主要就是继续尝试一下智能眼镜,并且翻看一下脑控技术的详细资料。
其实整体倒是不算复杂,脑控技术的难点主要有二,一是检测脑电波的传感器,二是对脑电波的辨认解析。
只要解决了这两点自然就能获取意识上的指令,配合对应的软件程序就能完成对电子产品的操控。
潘远航的脑控技术关键自然也是侧重于这两样之上。
首先是检测脑电波的传感器,对于脑电波的检测事实上现代科技早就已经能做到了。
潘远航的成果区别在于体积与精准度,他发明出了一种脑波传感晶片,只有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将其贴合在头部就能完成对脑电波的精确读取。
从地下室里获取的那副智能眼镜其实就是搭载了这种晶片,只不过只有薄薄的一层,处于两片镜片中央的镜框上,正常如果不事先知晓的话也不会出留意这些细节。
除了脑波传感晶片,另一样核心技术就是对于脑波的解析数据了,这实际上才是潘远航这种脑控技术的精华所在,一个庞大繁复的脑波分析数据库与程序算法。
稍微了解了一番,夏旭又看了看与智能眼镜搭配的机械蜈蚣资料。
这玩意说高端也高端,毕竟能如此仿真且灵活的机器人,绝对已经走在的机器人设计领域的前沿的。
但....也仅此而已。
这种机器人设计得很精妙,但并不算什么黑科技,所运用的元件都是现有的,其内蕴含的程序设计,比如行动、测算之类的也大部分采用公开的算法理论,并无多少出奇。
稍微特殊一点的只有其内与脑控技术相搭配的一套控制系统,但也只是比正常前进后退转弯之类的多了更多细化指令与组合指令罢了,真正对脑波指令进行解析的算法还是在智能眼镜上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