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真相大白,昭告天下(第 3/4 页)
至于那些死牢里的死囚,口中喃喃说着都是巫蛊之事,都是受人威胁,有些不愿意被折磨,所以对于外人的威胁听话照做……
全部的真相,都查了出来。
最后得出结论,巫蛊之术并非歪门邪道,只是一些毒药。
众人恍然大悟,讨伐李暮这种行为,但对于巫蛊之事的惧怕,已经散得七七八八……”
绾宁听完杜若的话,长呼出一口气来。
之前因为恒王和皇后把巫蛊之术说得可怕和没有缘由,民众对这种怪力乱神的事情自然心有余悸。
但现在,事情有了前因后果,知道了具体是个什么东西,而不是那些碰不见摸不着,却可能会随时害人的事物,老百姓对于巫蛊之事的担忧和惧怕自然大大降低,不会再闻之色变。
“很好,按照这个速度的发展,这件事很快就会结束了。
恒王那边,让他及时收手,拉下一个李暮,就够他乐呵了。不要让他多事,免生枝节。
其它的,按照我们原来的安排去做就是。”
“是。”
当李暮已死的消息传到宫中,已经快要入夜了。
众人震惊。
从李暮出逃,大家都就知道,李暮必死无疑,但是却没想到他会死在外面。
皇帝听着来报,没有任何表态,把案子全权交给了陶致远。
夜深,陶致远入了宫,把查到的消息跟皇帝事无巨细的禀报了一遍,大理寺的消息和下午君策来报的,几乎都能对得上号。
二人一番商议,小半个时辰后,陶致远才出宫。
次日一早的早朝上。
按照皇帝的吩咐,陶致远把事情调查出的结果当众宣读了一遍。
李暮出逃这个动作,已经为这件事直接定了性,他就是畏罪潜逃,没有半点冤枉。
不过就算如此,也需要证据链来证明,因为时间太急,所有的事情整理出来,各方流程走一遍,怎么也得几日功夫。
但是从陶致远查到的结果,禀报的事实来看,李暮畏罪自杀这个结论是跑不了的,接下来就是按流程走一遍,整理出卷宗了。
事关死去的五皇子,还有一位宫妃,还有被冤枉囚禁在府中五年的大皇子,底下的人也不敢马虎。
皇帝对此事的态度是查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多余的表态。
周太师因为两边通过气,是心知肚明。
皇帝一开始不愿意查这件事,是为了避免暴露出君恒和皇后。五皇子一死,君晟也被关了五年,君恒作为中宫嫡子,若是牵扯在这件事情上,朝中必然有一番动荡。于局势不利。
而且皇帝对君策也不是特别满意,无论是想要两方相互当石头磨一磨刀,挑出一个最合适的储君。还是不愿意多生事端,皇帝都不想君恒因为这件事而出局。
现在皇帝默认事情的发展,是因为背锅的人成了李暮,一个无关紧要的臣子,而且还做了别人的狗,这样的人死不足惜,他正好有正当理由换一个,所以干脆推波助澜,让这件事彻底有个定论。
对于皇帝来说,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局要稳。
到这里,这件事情差不多就算结了。
最后的结论是:
——原禁军统领李暮,因为私人恩怨,谋害了五皇子,也间接害了五皇子的母妃,还有皇帝,为了脱罪把罪名推给了大皇子君晟,处以极刑,其九族三日后全部推至午门斩首。
而当初的巫蛊之事,也得出结果:巫蛊不是可怕不可控的怪力乱神,而只是一种毒药。经过一番解释,在民众眼里,等同于砒霜。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