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又写论文了?(第 2/4 页)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他们理解的华夏就是世界。”
“世界就是华夏。”
方教授摇摇头道:“认为无法替代现实。”
“事实就是华夏就一直在东亚这片土地。”
这时一位教授出来打圆场:“方教授,这个话题以后我们再讨论,您就说说您不同意小周的哪些观点。”
方教授:“我认为山海经记载的不是世界地图志,范围逃脱不出华夏疆域。”
“因此,我不认同这些引用的资料。”
周教授面带微笑:“我也不认同您的观点,我认为山海志就是世界地理。”
......
林辰聚精会神地听着大佬们的争论。
话题逐渐跑偏。
周教授也不甘示弱,用“卑微”的语气说着最“硬气”的话。
反正就是不同意方教授的观点。
方教授沉声道:“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清末时,西方思想涌入我国,古代的“禹画九州”的传统地理学模式天崩地陷,国人始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山海经也因此套上了全新的地理学背景,也出现了山海经记载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观点,若是有一天人类走向星空,是不是山海经还要套上所谓的外星文明的观点。”
说到最后一句话,方教授语气加重了一些。
可惜,争论没有继续下去。
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讲座并不是一位学者进行发言。
张广直教授嗓子沙哑,慢吞吞地说道:“我们要鼓励新的思想观点出现嘛,不怕胆大,就比如林辰同学惊世骇俗的想法,我们都要鼓励。”
“当然,小周,你这些也需要一些基础支撑,不能再拿以前的观点。”
“我曾经和这位女士的同事有过一些交流,也大致了解一些,现在连殷商的事情都证明了,你可以继续在这方面研究,可以换换思路,比如民族志,或者是结合山海经等古籍中的一些文献,实际调研一些动植物,没准真能有一番作为。”
“是,谢谢几位教授的点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